按摩上髎穴的作用与好处:治疗腰痛、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等。上髎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上髎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图解上髎穴位置
上髎穴的位置
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
穴名解说
上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一骶后孔。皮肤由第一、二骶神经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第一骶后孔间距39.7~40.1毫米和第二骶后孔的纵距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缘一横指。在活体骶后孔和骶前孔倾斜约60度。骶管内,有骶神经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终丝等,前者经相应的骶前、后孔离开骶管,后者附着在尾骨的背面。两者形成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作用与好处
作用功效
调理下焦,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阴挺、带下、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作用分类
(1)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4)其它: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本穴可用于催产,引产。
穴位配伍
上髎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治疗小便不利。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
寒则通之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手法
上髎穴,最好采用叩击,将手握一个空拳,用拳背这个位置去叩击腰骶部,双手可以同时叩击,叩击的力量一定要大点,有明显的声音出现,刺激它,才可能通过骶神经孔,传递到盆腔里面去,来刺激里面的脏腑。
针刺方法
上髎穴,直刺0.8~1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1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