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孩肚里长2公分石头这个错误父母们

 

家住芜湖的涵涵今年3岁,原本活泼好动的她最近却常常捂着肚子喊痛,哭闹不休。爸爸妈妈原以为是肠胃不好吃坏了肚子,没有太在意。但涵涵的“肚子疼”越来越频繁,去医院一检查,发现竟然长了结石:小小的肾脏里居然横着一枚2公分大的结石。这可吓坏了爸爸妈妈,小小的涵涵怎么会长了肾结石呢?

“直径2厘米的结石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相当大了,必须及时治疗,否则病情发展会影响肾脏功能。”医院泌尿外科的教授说。

医生表示,肾结石是由于机体内胶体和晶体代谢平衡失调所致,与感染、营养代谢紊乱、泌尿系统异物、尿郁积以及地理气候等因素都有关系。以前婴幼儿患此病的概率很低,但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儿童肾结石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通过和父母的沟通,医生了解到平时涵涵不爱喝水,饮水量很少。另外,父母听说维生素有营养,每天都会给涵涵吃维生素C片。

原来孩子的肾结石是这么得的

医生指出,小朋友出现肾结石的原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饮食,包括每日的饮水和营养的摄入。

1.饮水不足,加之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取量过多,就会导致尿液长期处于浓缩状态,尿钙或尿酸浓度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结石。

2.不少小朋友不喝白开水,偏爱喝饮料,常喝这些富含草酸的饮料,会大大提高草酸结石的发病率。

3.过量的维生素C的摄入会导致人体草酸代谢异常,从而促使了草酸钙结石的产生。医生表示,现在不少母亲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大量补充维生素C,而市面上的很多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维C含量达~毫克。这早已超过1~3岁幼儿的需求量,也容易造成孩子尿路结石。

4.滥补钙剂导致孩子血钙含量过高,尿中的钙浓度也随之上升,也会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其他导致婴儿患肾结石的因素

尿路先天性畸形、解剖结构异常,会导致尿路梗阻、引流不畅,继发尿路感染而产生结石。

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高尿钙症引起肾结石。另外,酸代谢异常所致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可使2~3岁的孩子出现肾结石。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患上了肾结石?

儿童肾结石的临床症状有很多,主要表现为疼痛、血尿、恶心、呕吐,可出现发热、畏寒、寒颤等全身症状。

小月龄的宝宝不会说话,尿路不畅会不时哭闹,小便时哭闹得更加厉害,还有可能伴有血尿、发烧、寒颤、不欲食等症状。较为严重的肾结石引起的肾区疼痛常从腰部或侧腹部向下放射至膀胱区外阴部及大腿内侧,疼痛剧烈。此时孩子哭闹,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甚至会发生疼痛性休克,需要急救。

但因为此病发病率比较低,当小朋友出现肚子疼的症状时,多会被认为是肠胃问题而被忽略。所以,如果家长们发现小儿有肚子痛的症状,可以再留心一下有没有其他的相关症状:

1.孩子的尿液浑浊,甚至有白色沉淀。

2.孩子尿盆有尿碱出现。

3.孩子尿尿的时候哭闹。

当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医院检查治疗。B超是简单易行的检查方式,能在早期发现肾结石。

预防从日常点滴开始

小儿肾结石预防大于治疗。爸爸妈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面:

保证宝宝每日正常饮水量。尤其是夏天,宝宝出汗后要注意及时补水。饮水对尿路结石有防治作用,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控制蛋白、糖的摄入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的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而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

补充营养要慎重。维生素D和钙过量都会导致儿童高钙血症,血液中的钙含量过高,孩子成年后罹患各种结石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影响到心脏功能。补钙、补充维生素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于小月龄婴儿,配方奶勿冲调过浓,勿过早给婴儿添加辅食。否则可能导致渗透压和肾溶质负荷增加,使孩子肠道和肾脏负担加重。专家认为,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还是母乳喂养最佳。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对于已经有轻微肾结石的小朋友,多蹦多跳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今天我们请到的专家是儿科界泰斗籍孝诚教授为我们上一节保健课:抚触按摩,护益宝宝的脾胃肾!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参与每日互动话题讨论,优质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父母在线准备的精美奖品!周末获奖名单将在下周一公布。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的孩子爱喝水吗?让孩子爱上喝水,你有什么妙招?









































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z/1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