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重口味的收藏家也只有他了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035.html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收藏圈亦是如此。

你认为解刨尸体是一件非常重口味的工作?有人却恰恰疯狂痴迷于此;你认为收藏尸体是一种非常变态的嗜好?有人却为自己收藏的尸体开办了一座博物馆。

这个人就是约翰·亨特(JohnHunter,—),英国外科学家、解刨学家。那座猎奇之极的博物馆,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亨特博物馆(HunterianMuseumandArtGallery),至今还在开放。

小时候的约翰·亨特是个调皮的孩子,因为厌倦学习,加上家境贫寒,他早早的退了学。直到20岁时,他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决定学习一门技术来谋生。几番思索后他投奔了在伦敦开办解剖学学校的哥哥威廉,想先从哥哥的助手做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到了解刨。

一段时间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十分喜欢解剖,并有着不错的天赋。喜出望外的亨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正轨,潜心钻研起了解剖学。为了追求更娴熟的手术技术,每一种动物的尸体都成了他的练手工具,猴子、鲨鱼、海象、野鸡、熊和鸭子,只要是能找到的动物他都解剖过。

解剖的结论让他着迷,他发现不同的动物竟有着相似的器官,感慨造物主的神奇之外,他也开始有了收藏解剖标本的嗜好。

慢慢地,亨特不再满足于解剖动物,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了人体组织的研究。在那时解剖动物尸体就已经十分令人嫌弃,解剖死人更是被认为是件十分邪恶的事。

当时人的尸体是十分稀缺的,而且没有合法的获取途径。为了获取到尸体,亨特只能贿赂殡葬人,让他们提前把尸体取出来让自己解剖,再用别的东西来糊弄家属。除了殡葬人,他与当地的黑社会混在一起,联系到了盗尸人,通过他们挖开新坟墓取出尸体,不得不说亨特对尸体的渴望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解剖的越来越多,他收藏的尸体样本越来越多,亨特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解决他们。年搬到莱斯特广场的大房子后,他决定在那里建立博物馆存放其不断扩大的收藏品,为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英国亨特博物馆就此诞生了。

发展到今天,英国亨特博物馆中,有多件解剖学和病理学标本,藏品从完整的骨架、骨骼、牙齿,到经过干燥处理的样本、防腐蚀处理的动物脱落物,以及蜡制教学模具、历史上使用的外科和牙科用具、现代外科器械和技术手段,还有油画、素描和雕塑。

展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种着意于阐述身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另一类反映动植物的再繁殖和发育生长,如怀孕妇女的子宫、胎盘壁、阴道、生育后的膀胱、牡蛎、水母的卵,还有哺乳类、爬行类的消化器官。

除了这些常规的藏品,对于某些畸形怪人的标本,亨特更是不稀重金求购。当时有位名叫查尔斯拜恩(CharlesByrne)的人,身高将近2.4米,号称“爱尔兰巨人”。垂危之际,他担心自己会落入解剖学家之手,甚至特地嘱咐入殓师千万要把自己放在铅制的棺材中沉入大海。

然而亨特早早就用英镑收买了入殓师,这约相当于今天的3万英镑。入殓师在葬礼上使了一招暗度陈仓,家属们丝毫没发现问题,而拜恩的骨架却顺利的成了亨特得意的藏品。这副骨架至今仍是皇家外科医师学院亨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虽然他的收藏行为口味很重,但是亨特的研究成果与博物馆为现代外科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也被誉为“现代外科手术之父”。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也许那些顶尖的天才,在常人的眼中往往都是些怪胎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15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