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症状的困扰?
什么是OAB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overactivebladder):
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是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定义
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日间7次、每次尿量ml)和夜尿症状(夜间1次,因尿意而排尿),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上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是储尿期LUTS疾病。
发病现状
OAB的概念最早年提出,年共识。
发病率高,就诊率低,治疗不合理,目前是研究的热点。
中国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6.0%,40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11.3%。
病因
尚不明确,目前认为:膀胱感觉过敏和逼尿肌不稳定。
可能病因:尿道及盆底功能异常、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异常等。
OAB与OAB症状(储尿期症状)
原发性OAB仅占5-23%,其他疾病常存在OAB症状
48.1%BPH患者存在OAB症状
46.4%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存在OAB症状
39.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存在OAB症状
BPH、LUTS、OAB
诊断
病史:
1)、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
2)、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情况等。
3)、排尿日记及尿垫实验。
需要排除的因素包括:尿路感染、尿道梗阻、盆腔脏器脱垂、神经原性膀胱、括约肌性尿失禁、尿道憩室、膀胱结石、膀胱癌等(因为这些明确的因素一旦治疗后,OAB症状一般会消失)。
1、症状评价:排尿日记和OABSS症状评分。
对于无明显病因的尿急症状,可直接诊断为OAB。
伴发其他疾病的尿急症状,症状性OAB。
按照神经系统损伤和病变,分为神经源性OAB和特发性OAB。
运动性OAB(逼尿肌不稳定造成)、感觉性OAB(膀胱敏感造成)。
是否有急迫性尿失禁可分为:干性OAB、湿性OAB
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ABSS)
2、体格检查
3、尿常规、PSA、自由尿流率、泌尿系超声+残余尿检查。
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排除梗阻、评价膀胱功能。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
尿动力学检查对OAB诊断起辅助作用,部分病人有OAB症状,但尿动力学上不一定发现异常。
治疗
原则:缓解症状。
0AB:如预计治疗后患者有获利,应予以治疗;
症状性OAB:是慢性的过程,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就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