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好医生在线
尿路感染在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真的非常常见,以至于许多患者自己都可能凭借简单的症状来自我诊断为尿路感染。这些大家都熟知的症状就是尿频、尿急、尿痛,所以很多人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就盲目服用抗生素,但这其中很多人效果不佳,并且为此非常苦恼,殊不知是自己的诊断出现了失误。那么除了尿路感染,还有什么疾病会出现尿频、尿急现象呢?实际上这些以尿急为核心症状,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为临床表现的症状其实是膀胱过度活动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疾病可导致尿频、尿急,包括泌尿系结核、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输尿管末端结石、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和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可能有1亿以上患者深受膀胱过度活动症困扰,男女性患病率相近,但正是这么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却很容易被人忽视。膀胱活动过度症和尿路感染的症状类似,均有尿频、尿急,所以很容易相互混淆。但其实,这两种疾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尿路感染常有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有血尿症状;而膀胱过度活动症最明显的症状是尿急,通俗的说就是尿意感非常强烈,不能延迟,常伴有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一般无尿痛。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往往没有尿路感染,无明确的病因,属于下尿路症状(LUTS)的一部分。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体重指数(BMI),女性绝经、经阴道分娩、多次分娩与OAB的患病率有关。
对于OAB的诊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采集病史需要了解患者的典型症状,其中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另外还要了解尿失禁、性功能、排便情况等相关症状;最后还需要了解相关病史,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史,神经系统病史等。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对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尿液分析。若经上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还可以考虑以下几项选择性检查。
1、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测定);
2、排尿日记: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与排尿情况,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3、利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OveractiveBladderQuestionnaire)、尿失禁困扰量表(UDI-6ShortForm)及尿失禁影响问卷(IncontinenceImpactQuestionnaire)等症状问卷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
4、怀疑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5、怀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应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虽然膀胱过度活动症不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频繁上厕所、被迫减少饮水、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和担心漏尿回避性生活等,除此之外,膀胱过度活动症也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反复发生。所以,通过上述方法可快速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后就可以考虑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如果觉得上述方法仍旧比较复杂,那么最最简单的初筛办法就是观察24小时内排尿次数,如果24小时内排尿次数大于或等于8次、夜尿大于或等于2次就得考虑检查,这有可能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是你需要重视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啦。
当然OAB治疗的目标也很简单,因为其疾病本身就是一系列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所以治疗的目标就是缓解症状。患者在确诊后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初期治疗一般至少应用M受体拮抗剂2周以上方可达到最佳疗效。实际上,OAB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训练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比如,原本是30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患者可以下意识的适当的推延上厕所的时间,变成35或40分钟再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训练)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要想预防OAB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情绪紧张,少吃辛辣的食物,不吸烟,还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OAB需要进行长期的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wh/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