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很多人经常问个问题:什么是经络?什么是穴位?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络在人体内组成了一张运输的大网,脏腑也好,肌肉、骨骼也好,都是被经络联系在了一起,为各种组织脏器提供气血营养。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不是我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它是活人体内的客观存在(死人是没有经络的),而且是中医学自来就有的学术核心,《素问》《灵枢》《伤寒论》都有记载。
经络中气血运行都涉及到“脉”,那脉又是什么呢?
“脉”的篆文异体字为
是由代表身体的(肉)加代表水系的(水)组成。
从字形来看分叉较多,水流呈迁回状态,水流不畅。而“水”的甲骨文其本意是形容自然界水流的状态,从字形来看,它代表的是水流分叉、汇集、交流的状态,分又较少,相对来说水流顺畅。
因此可以认为,早期“脉”字不仅有通道之意,还是对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概括:而后期古代医者对人体的解剖实践,为“脉”的认识提供了大量形态学的基础。“脉”字的含义随着历史发展,有了更多的扩展,不再局限于人,而是延伸至对动植物脉络体系的认识,矿物及水系的概括,甚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
人体“脉”的特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其为具有特定关联性的通道,二指其中有丰富的能量物质在流动、交换、灌渗,并发生代谢变化。这是古人阐释经络概念的重要观点,也是经络气化作用产生的物质基础。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穴位又叫“腧穴”。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下面我们来简单认识经络: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最后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练气功的人让内气沿着这样的顺序走一圈,就是武侠小说中的“大周天”。
本篇文章作为经络的学习辅助内容,让大家对十二经络有简单的初步了解,如果不过瘾怎么办?今后会陆续推出经络和穴位学习及自我养生保健的科普文章哦,相信你会学到更多
附:实用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走向
(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cs/1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