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飞机ldquo吸尿救人rdqu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4543871359540&wfr=spider&for=pc

此次事件中,两位医生的专业素养过硬、医德高尚值得称道,航空公司虽然在医疗设备这一块仍有进步空间,但过多的质疑及责备却也没有必要。

王仲昀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张红对乘务员说完,转头就对着导管,用嘴为老人吸出尿液。整整37分钟,毫升尿液,两位医生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舍己为人,挽救了一名突发病情的老人。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航班上,一位老人无法自主排尿,急需医疗救助。机上来自广州和海南的两位医生赶到时,该老人已坐卧不安,直冒冷汗。随后,二位医生决定自制装置展开救助,医生张红更是亲自用嘴吸尿救人。医生顺利帮老人吸出尿液后,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转危为安。事后两位医生的善举在网络上刷屏,两人也一时间成了“网红”。在为医生点赞和叫好的同时,本次事件也令人反思:航空公司本身,在飞机的医疗救助上是否能做得更好?

万米高空,老人突然发病

11月19日凌晨,南航CZ航班从广州出发,飞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大概飞到阿拉斯加上空,听到飞机播报寻找医生。”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肖占祥回忆道。听到有人需要帮助,他和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医生张红一同来到飞机后舱,发现卫生间内一名老人正蹲在地上,非常痛苦。“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他一滴尿都排不出来,非常痛苦。”肖占祥说,他摸了一下老人的肚子,膀胱那个部位非常鼓胀,而且一触碰,就加重了疼痛,“老人不让碰”。张红和肖占祥经过初步诊断,认定老人应该是由于前列腺肥大,形成尿潴留。面对这种情况,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把尿尽快排出来。“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的话,老人会出现严重的膀胱并发症,甚至会出现类似休克这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肖占祥说道。

情况紧急,医生自制装备施救

情况紧急,两位医生决定利用飞机上已有的医疗设备开展救助。“飞机上医疗设备不足,在多数器材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用仅有的两个约2毫升的小注射器针头,接上吸氧的管道。由于吸氧管道较粗,约有1厘米,无法从尿管中导尿,肖医生做了一个带针头的引流管。随后,我们引导病人平卧在地板上,经皮进行膀胱穿刺。”张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至于为什么进行膀胱穿刺,肖占祥事后也作出了解释:“飞机上没有任何可以进行尿道导尿的器材,仅有一些消毒的器材,一个5毫升的注射器,还有吸氧罩的塑料吸氧管。”因此,进行膀胱穿刺成了最优选。然而之后的事态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因为客舱空间有限,将装置架设至高处的可能性较小,针头也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上老人膀胱过度胀大,导致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遇到了瓶颈。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然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当时,张红毫不犹豫地拿着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了自己的嘴巴里,肖占祥随即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度,两人最终完成了救助,使得老人成功脱离危险。“对于吸尿液这个态度和想法,实事求是地说没有人不怕,当时我没有觉得怕是因为我脑子里想不到别的,只想着怎么把尿吸出来。其实吸到第二口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想吐了,那个味道确实不好闻。当然我也怕通过尿液被传染上疾病,但是我相信,这种是小概率事件。老人家主要的病是心脏、前列腺肥大等病,那些稀奇古怪的病概率应该小一些。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无怨无悔。”事后,张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用嘴吸尿并未考虑太多,事发紧急,条件有限,“实属无奈之举”。医院资料显示,张红医生是该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另外,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z/14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