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诊疗室这9类人群最易患上膀胱过度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9.html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

尿急

尿频

夜尿

这些症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尴尬,很多人感觉无助的同时因羞于启齿而不敢就医。

专家

提醒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吴芃提醒,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即刻就医,检查是否患上膀胱过度活动症。须知道,膀胱过度活动症属于一种疾病,和感冒一样,生病了就需要去治疗。不可因为各种原因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更重。

百科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表现为膀胱在控制排尿方面出现了问题,即会出现尿急、尿频、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尤其是尿急,它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核心症状。

9类人群最易患上膀胱过度活动症

①老年人;②绝经妇女;③怀孕和生育的妇女;④肥胖人群;⑤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镇痛剂、抗抑郁药物和止痛剂;⑥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⑦患有尿路感染;⑧患有神经系统疾病;⑨曾经做过盆腔手术、接受盆腔放疗、患有膀胱癌、超重以及需整天站立工作的人群。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老龄化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风险因素,但膀胱过度活动症不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长期进展性,如不给予治疗,症状会加重。

治疗方案首选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据吴芃介绍,中国OAB指南推荐,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控制的首选治疗方案。“具体要如何选择方法,医生会进行全面病史问询后,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给出适合本人的治疗方案。”

行为治疗

1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较肥胖BMI值较高的人,要注意减轻体重;注意水及饮料的摄入:每天喝6-8杯水或饮料,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水,戒掉酒及所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尽量在白天摄入大部分水,临近夜晚时不再饮水;调整饮食,避免摄取刺激膀胱的食物及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某些药物等等。

2

进行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辅助治疗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膀胱训练?吴芃介绍,首先要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到放松盆底外区域,例如腹壁肌肉;其次要集中精神,这种练习可以干扰你的大脑传递的尿急错误信息;最后快速收缩,快速而有力地挤压盆底肌肉,每次5-10次,尿急冲动常常会减弱。

3

盆底肌肉训练

首先要找到盆底肌肉,盆底肌是用于抑制排气或排尿的肌肉,在排尿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以尝试收缩盆底肌肉来停止排尿,重复这个动作几次,直到熟悉盆底肌群收缩的感觉。然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收缩盆底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重复10-15次,每天至少要进行3次以上的训练。

药物治疗

在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治疗方面,吴芃表示,M受体拮抗剂,例如索利那辛,是多项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可起到松弛膀胱的作用。“此类药物可通过阻止逼尿肌自主收缩来防止膀胱痉挛,抑制异常的排尿冲动,从而使膀胱能否存留更多的尿液,这样可以不再需要那么频繁地跑卫生间,还会减少意外漏尿。”

但是在服用的时候要注意,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和眼干或者视力模糊。如是口干,坚持每天喝6-8杯水或饮料;便秘的话则是喝足量水,特别是清水;吃高纤维食物;坚持锻炼,有助于食物在肠道内的运动;切勿忽视排便需求。眼干或视力模糊,滴眼液有助于润滑眼睛,直至患者不再依赖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视力受损,请与医生联系。”

在门诊中,吴芃经常遇到不少患者会问: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需要多久?中国专家共识推荐,M受体拮抗剂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程应至少3个月。通常认为在使用2周后逐渐达到最佳疗效。曾有文献报道,整个疗程需3-6个月,也有疗程达到12个月以上者。所以吴芃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心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一部分经过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有第三线的治疗方式,即采用手术治疗。膀胱起搏器就是给控制膀胱的骶神经一个电刺激,使原本紊乱的神经信号能够恢复正常,让逼尿肌和盆底肌肉在正常的神经信号协调下工作。人们才会该排尿的时候排尿,该停的时候就能停。

吴芃介绍,安装膀胱起搏器需要两个阶段。一是测试阶段,先安装临时起搏器,看起搏器是否有效,测试时间通常为1~3周。如果排尿次数、尿急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就考虑进行第二步。第二阶段就是安装永久起搏器。把起搏器放置臀部皮下,医生手中有个程控仪,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来调节起搏器的参数,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两次手术都是微创的。据现有资料来看,安装膀胱起搏器的有效率达50%~70%,且不会对日常生活有影响。安装起搏器后,会阴部会有放电的感觉,人们会逐步适应这种感觉,甚至有人觉得对性功能还有改善。安装膀胱起搏器后,医院随访,根据病情调整起搏器参数。

精彩回顾

南医科学站

“慢粒”青睐45~50岁人群规范治疗变可控慢性病

微画大健康

肩膀“一高一低”?11张漫画教你认识脊柱侧弯

名医诊疗室

血压降了就可以减药吗?高血压怎么吃药最科学

健康播报台

术后要长期卧床休息?专家:腹腔镜术后早活动可加快康复

微话大健康

10个保持大脑年轻技巧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z/14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