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胎儿心脏穿刺

 

随着产前诊断水平的迅速发展,胎儿宫内取血已成为了解胎儿有无先天性缺陷及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手段,这使产前诊断进入分子遗传学阶段。经母腹穿刺脐静脉取血是目前最常用的宫内采血术,当脐血管或肝内血管穿刺困难或失败者,胎儿心脏穿刺术可作为一种补救方法,获得胎血。另外,胎儿心脏穿刺术也可以为血管内治疗,选择性减胎和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子宫内治疗等提供另一种途径。该技术为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其相关的风险比脐带穿刺更高,必须在产生的预期结果大于相关胎儿和母体的风险时采用胎儿心脏穿刺。

1.诊断包括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基因病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综合征、胎儿心包积液等的诊断。

2.治疗包括多胎妊娠减胎术、胎儿心包积液治疗,血管内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子宫内治疗等。

1.有脐静脉穿刺适应证,但脐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者。

2.胎儿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3.胎儿心脏内注药治疗。

4.多胎妊娠减胎术。

1.先兆流产。

2.术前两次测量体温(腋温)>37.2℃。

3.有出血倾向(血小板≤70×/L,凝血功能检查有异常)。

4.有盆腔或宫腔感染征象。

1.患者准备

(1)认真核对适应证、妊娠周数、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附着情况等有无穿刺禁忌证。

(2)超声检查排除胎儿畸形。

(3)查血常规、HIV抗体、HBsAg、抗梅毒抗体、ABO血型和Rh因子,如Rh(-),查间接Coombs试验,告知胎母输血的风险,建议准备抗D球蛋白。

(4)量体温,腋温低于37.2℃孕妇方可手术。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穿刺暂缓。

(5)术前有关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与孕妇及家属详细沟通,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2.器械准备超声诊断仪器、凸阵探头、穿刺针(21G~22G、长15~20cm)、无菌探头薄膜、注射器等。

3.预备药品无菌敷贴等。

1.孕妇术前排空膀胱,平躺手术床上,即仰卧位。

2.超声检查了解胎儿情况,胎盘位置,尽可能的避开胎盘。

3.常规消毒铺巾。

4.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针(21G~22G、长15~20cm),垂直进入宫腔,见针尖达左侧胸壁,经肋间隙快速进针达心腔内,拔出针芯,抽出血液标本。如需治疗或减胎,注入相应药物。尽量以右心室为进针目标,避免针道穿过室间隔。

5.穿刺点局部无出血则敷以无菌敷料,若有出血则局部轻按止血后敷以无菌敷料。

6.术毕观察胎心、胎动、羊水及是否有心包积血。

7.穿刺后孕妇观察2h,若无异常则可离院,并告知注意事项。

当脐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时可行胎儿心脏穿刺术,彩超引导可清晰显示胎儿心内血流变化并缩短穿刺时间。胎儿心脏穿刺术有一定的风险性应慎重选择。

1.胎儿心脏停跳、心包积血严重并发症,这是该技术被谨慎使用的重要原因。有报道6例胎儿心脏穿刺术均出现心包积血和心动过缓的并发症。尽量选用较细的穿刺针(22G),可减少心包积血发生。

2.胎儿心动过缓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一过性心动过缓,心率<80次/min。其发生可能与子宫收缩、直接穿刺胎儿心脏、心电传导系统受损或取血过多导致胎儿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在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确定胎儿位置,并确定右心室作为最前心腔。尽量以右心室为进针目标,确保最短的路径。

3.胎盘渗血也时有发生,其与穿刺部位、穿刺针的选择及进针力度直接相关,也与胎盘位置有很大关系。穿刺时应尽量避开胎盘,如实在无法避开,进针方向应垂直胎盘,以减少对胎盘的损伤,选用细针穿刺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进针力度也要加以控制,要以有节制的冲击力进针。胎盘渗血不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停止,这可能与羊水对胎盘有一定的压力及羊水内含有促凝物质有关。

4.流产一项胎儿产前诊断研究的报道中,例胎儿心脏穿刺,总流产率为6.5%。可于术后1~2h进行胎心监测,并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必要时术后24h后复查B超。

1.敷料保持干燥3d。

2.术后若有腹痛、阴道流血、阴道流夜等不适应立即就诊。

3.禁止性生活两周。

1.基本信息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和床号、超声检查号、申请科室、治疗部位、申请目的、仪器和探头型号和术前诊断。

2.图像部分采集的图像最好4张以上,包括有显示穿刺部位的二维声像图、CDFI声像图、穿刺针及其针道的声像图、术后复查的图像。

3.文字描述

(1)术前诊断与手术名称:超声引导下胎儿心脏穿刺术。

(2)一般情况:孕妇的穿刺体位,穿刺前的准备程序,如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包括穿刺部位及周围脏器情况。

(3)穿刺过程:包括引导方法、穿刺针规格、进针次数、抽出血样的量、颜色和性状、有无注射药物、种类、用量、压迫穿刺点方法和时间等。

(4)术后复查:术后15~20d后超声检查有无穿刺点、子宫周围、腹腔、羊膜囊出血,胎儿活动和胎心是否正常。

(5)结果评估:孕妇和胎儿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术后有无不适及并发症,描写患者离开诊室时的一般情况。

(6)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压迫止血15min,卧床休息8h、少量进食、保持伤口干燥3d,禁止剧烈运动1周。告知可能并发症,如有异常随诊。

4.署名包括医师签名、操作日期和时间、记录者姓名等。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介入性超声应用指南》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14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