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诊

 

一、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

1、首选治疗

①行为治疗

建议:可同其他形式治疗联合应用。

?生活方式指导:通过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减肥、控制液体摄入量、减少咖啡因或酒精摄入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膀胱训练

↓↓↓

方法一:延迟排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ml。

I.治疗原理: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打断精神因素的恶性循环;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II.禁忌证:低顺应性膀胱,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大于40cmH20。

Ⅲ要求:切实按计划实施治疗

Ⅳ配合措施:充分的思想工作;排尿日记;其他。

方法二:定时排尿

I.目的: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ll.适应证:尿失禁严重,且难以控制者。

Ⅲ禁忌证:伴有严重尿频。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其他行为治疗:改善睡眠等。

②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常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Tolterodine)和索利那新(Solifenacin)。

这些药物通过拮抗M受体抑制储尿期逼尿肌收缩,并对膀胱具有高选择性作用,其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副作用。

↓↓↓

A.托特罗定:托特罗定是膀胱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能够同时阻断M2和M3受体。对膀胱的亲和性高于唾液腺。常用剂量为2~4mg/日,分为速释型和缓释型。

B.索利那新:索利那新对M3受体亚型的亲和性较高,对膀胱的选择性也高于唾液腺,半衰期约为50小时。采用剂量为5~10mg/日,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M受体阻滞剂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便秘、眼干、视力模糊、尿潴留等。因为缓释型药物造成的口干发生率低于速释型,应首先考虑使用缓释剂。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不能使用M受体阻滞剂。

其他M受体阻滞剂包括奥昔布宁(Oxybutynin)和丙哌唯林(Propiverine)。

?其他可选药物有镇静和抗焦虑药、钙通道阻断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及中草药制剂,但尚缺乏可信的试验报告。

③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

?治疗无效;

?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治疗方法;

?出现或可能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尿流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最明显增多。

2、可选治疗

①A型肉毒毒素遥尿肌注射:对M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M受体拮抗剂副作用者,可以使用A型肉毒毒素逼尿肌注射治疗。

②膀胱灌注辣椒辣素或RTX:灌注后降低膀胱感觉传入,对严重的膀胱感觉过敏者可试用。

③神经调节:经阴道、肛门、经皮电神经调节治疗以及磁刺激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骶神经调节治疗,对部分顽固性的OAB患者有效。

④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应严格掌握,仅适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安全容量过小,且危害上尿路功能或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经其他治疗无效者。

?手术方法:有膀胱扩大和尿流改道术。

⑤针灸治疗:有资料显示针灸有助缓解症状。

二、其它疾病中有关OAB症状的诊治原则

OAB是一个独立的症候群。但临床上的许多疾病也可出现OAB症状,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在这些疾病中,OAB症状可以是继发性的,也可能是与原发病伴存的症状,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OAB症状。由于这些疾病中的OAB症状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此,本诊治指南将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疾病的OAB症状的诊治原则,以期能为临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处理OAB症状,提供帮助。

1、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outletobstruction,BOO)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常见病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尿道狭窄、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和抗尿失禁手术等。

①筛选检查:下尿路症状、Qmax、残余尿等。最大尿流率15ml/s,残余尿ml(女性患者)时考虑膀胱排空障碍,其原因可能为BOO或逼尿肌收缩力受损,进一步诊断需做压力-流率测定。

②选择性检查:压力一流率测定,确定有无BOO、BOO的程度以及逼尿肌收缩力。

③治疗原则

?针对膀胱出口梗阻的治疗。

?根据通尿肌收缩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OAB症状治疗方法:逼尿肌收缩力正常或增强者可适当辅助使用抗OAB的治疗;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者慎用抗OAB治疗。

?梗阻解除后OAB仍未缓解者应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可按OAB处理。

2、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常见病因: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帕金森病等。

诊治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

?能自主排尿并希望维持自主排尿者,在不损害肾功能的前提下根据有无下尿路梗阻,对OAB进行相应处理。无下尿路梗阻者参照以上OAB治疗原则;有梗阻者按BOO诊治原则。

?对不能自主排尿者,按OAB治疗,以缓解症状。

3、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合并OAB患者的诊治原则

①发现以下情况者应怀疑可能问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

?病史提示既有急迫性尿失禁,又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

?生育前后和绝经前后控尿功能出现明显变化。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②选择性检查

?体检:压力诱发试验、膀胱颈抬举试验和棉签试验;

?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测压,腹压漏尿点压或尿道压力描记。

?检查目的在于确定是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确定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程度。

③治疗原则

?首选抗OAB治疗;

?OAB解除后,压力性尿失禁仍影响生活质量者,采用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术后仍有或出现OAB症状者,可以采取抗OAB治疗。

4、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①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OAB伴道尿肌收缩力受损

?排尿因难症状严重。

?存在明显影响逼尿肌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脑卒中等。

?有逼尿肌功能可能受损的体征,如月工门括约肌松弛和会阴部感觉明显减退等。

?最大尿流率15ml/s。

?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严重,尿流率明显减低或有大量剩余尿,但前列腺不大者。

②选择性检查:诊断标准压力一流率测定提示低压一低流。

③一线治疗:

?排尿训练,定时排尿。

?在监测剩余尿基础上适当使用抗OAB药物,如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应慎用。

?辅助压腹排尿。

?必要时采用间歇导尿或其他治疗。

?可加用α受体阻断剂,降低膀胱出口阻力。

④二线治疗:

?骶神经电调节治疗。

?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5、其他

除前述几种疾病外,还有许多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都可引起或伴随OAB征候群。如急、慢性泌尿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肿瘤、膀胱结石、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或留置尿管等引起的膀胱痉挛等。虽然这些局部病变不称为OAB,但在控制和解除局部病变的同时,仍可使用本原则指导治疗,以缓解OAB症状。

诊治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抗OAB药物,以缓解症状。

内容来源:中国泌尿外科疾病治疗指南

神经源性膀胱

SJYXPG

分享国内外神经源性膀胱的最新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应用与实践,技术发展与最新产品

与神经泌尿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学习与分享

康乐保关爱--

内容转载自







































血小板增多症症状治疗与护理并重
女66岁颈部淋巴结肿痛3个月右眼疼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wh/1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