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着急的母猪,怎么办

 

母猪死活不发情或是配种配不上,咋怎?

1、母猪的过肥和过瘦,需要调整体况!过肥导致卵巢脂肪化,过瘦肯定不会排卵,卵子不会成熟!

2、母猪产后炎症,尽快消除炎症!抗生素这个时候就是你的用武之地了!

3、卵巢囊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消炎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4、饲料营养因素,母猪哺乳期由于泌乳会损失大量的营养,俗称掉膘,严重的就不会发情,预防应当从母猪的哺乳期进行,保证饲料的营养丰富,特别是对维生素的需要!

5、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特别是以缩宫素的副作用是最大的!杜绝母猪在生产时使用大量的缩宫素,会导致母猪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抑制发情!

母猪产后消炎对仔猪、种猪的影响

一、母猪产后消炎对种猪的影响:

  母猪产后消炎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会出现子宫炎、阴道炎、乳房发炎和无乳症,造成屡配不孕,孕后流产,发情时或配种前流脓等现象,直接危害种猪群的正常生产,增加种猪的淘汰率,降低种猪群的利用率。

二、母猪产后消炎对仔猪的影响:

  母猪产后消炎直接关系到产后采食量,从而影响到产后母猪的奶水和仔猪的健康。甚至影响到后代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母猪产后消炎没做好,就会导致母猪产后不吃料或吃料不正常,吃料不正常则奶水不好,奶水不好则仔猪会因为吃不到足够的初乳而免疫力不够或因觅食不洁食物而感染肠胃病,进而会造成仔猪在整个生长期体弱多病,生长速度慢,饲料回报率低,从而影响到整个生长期的免疫应答和种用价值等。

  另外,母猪产仔时一般因应激过大,体能消耗过多造成乳房血液循环不良形成乳房水肿或乳房发炎,且母猪产后也易发生产后热或形成“火奶”,仔猪吃到这些“火奶”以后就会脱水衰竭,快速死亡,从而出现死亡率高的现象,因此,母猪产后消炎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母猪产后消炎效果的判断标准:

  以产仔三天后是否还有恶露继续流出为判断标准。如果还有则为产后消炎不合格,反之则为合格。做得好一般第二天就差不多干净了。

四、特别提示,第一胎母猪产后的养护:

  1、第一胎母猪产后消炎工作直接关系到其一生。第一胎消炎工作做好了,那么以后几胎就会省心些,否则会有过早淘汰的危险。第一胎断奶母猪较难配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都与此有关。

  2、预防断奶母猪产后继发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产后消炎工作。因此,母猪产后消炎工作为猪场疾病控制和建立良好管理的第一关,是千头万绪的线头。虽然,每个猪场都有做这个工作,但又有几个经得起考验?

母猪丢胎是怎么发生的呢?

流产集中爆发于妊娠的某一时期

1、母猪嗜睡,厌食,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胎儿和胎盘斑点状出血→非洲猪瘟

2、母猪鼻镜,口和冠状带有水泡,胎儿和胎盘无肉眼病变→猪水疱性疾病

3、母猪发热,厌食,嗜睡,皮肤斑状变红,发绀,胎儿脐带坏死性动脉炎,水肿→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综合症

4、母猪可能厌食,发热,沉郁,罕见角膜混浊,死胎,木乃伊胎,流产,重吸收→蓝耳病

5、母猪无任何症状,有相对集中和季节性,多发生于9-11月,胎儿和胎盘常无变化→季节性流产

6、母猪可能末梢和尾部有干性坏疽,饲料霉变,流产,死胎,弱仔,无肉眼病变→麦角毒素中毒

7、母猪高应激性,肌肉痉挛,癫痫,有接触毒物病史,胎儿和胎盘常无变化→氯化烃中毒

8、母猪流涎,呕吐,肌肉震颤,麻痹,有接触毒物病史,胎儿和胎盘常无肉眼可视变化→有机磷,五氯酚中毒

母猪丢胎是怎么发生的呢?

 环境应激造成的流产有时很难发现母猪临床表现特征,对于高温、突然降温、惊吓等应激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流产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年龄段

  母猪无任何症状,有营养缺乏,管理失误等原因,死胎或弱仔,无眼腭裂,小眼,失明,全身水肿→维生素A缺乏症

流产表现为足月死胎

  1、木乃伊胎,死胎,出生时体重轻,畸形,有驱虫不当史→驱虫剂中毒

  2、母猪努责超过5小时,特别是窝中猪数多或天气热,母猪黏膜苍白,呼吸快胎儿和胎盘常无肉眼可视变化→疲劳,母猪血红蛋白水平低

  3、母猪无症状但往往发生于最冷的季节,有相应的环境病史提示,胎儿组织鲜红,胸腔有大量浆性血性液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

  4、产仔时高温,母猪喘,充血,有外伤等管理失误,胎儿和胎盘常无变化→环境高低温,外伤

  5、胚胎着床失败,母猪群繁殖紊乱,母猪外阴肿胀,水肿,偶见初产母猪乳房发育,流产,死胎,弱仔,胎儿无肉眼可视病变→玉米赤霉烯酮

  预防措施:

母猪怀孕后可根据各妊娠期的营养需求,给予数量足、质量高的饲料;严禁饲喂腐败及冷冻有毒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饿、过渴而出现暴饮、暴食。母猪怀孕期要防止挤压、碰撞、跌摔、踢跳、鞭打惊吓。保持栏舍干燥,冬季要保温防寒,夏季要降温防暑。合理选配,防止偷配、乱配和近亲繁殖。对母猪要定期检疫,预防接种和驱虫,预防乙型脑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对有遗传缺陷和习惯性流产医治无效的母猪要淘汰。

母猪尿液的秘密!

1多尿

  排尿次数多,量也多,多见于采食青绿饲料多、肾脏病及代谢障碍病。

2频尿

  猪排尿次数增加,每次量少,排尿时痛苦状,多见于膀胱炎、尿道结石。

3少尿或无尿

  排尿次数少,量也少,多见于急性肾炎、机体严重脱水(腹泻、呕吐)及热性病。屡做排尿姿势,而无尿液排出,有时排尿时表现痛苦状,并哼哼或嘶叫,多为膀胱破裂、肾功能衰竭、输尿管、膀胱或尿道阻塞。

4尿闭

  肾脏分泌尿液正常,膀胱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腹下部、两后肢前内方,用触诊方法可确诊),多见于尿道阻塞、膀胱麻痹、膀胱括约肌痉挛或脊髓损伤等。

5尿失禁

  不能自主地排尿,有时虽作排尿姿势,但无尿排出,有时虽无排尿姿势,但却有尿滴沥。用导尿管导尿时,可以导出尿液,多见于脊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膀胱括约肌受损伤或麻痹。

6排尿困难

  排尿时弓腰使劲努责,有疼痛表现,哼哼或嘶叫,但排不出尿或只排出几滴尿。多见于膀胱炎、尿道炎或尿道阻塞。

7白色混浊尿

  新排出的尿液呈白色、混浊,放杯中静置后,杯底无沉淀物者,多为菌尿;放置后,白色、絮状沉淀物者,为脓尿,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另外,氯丙嗪、氨茶碱、驱虫灵中毒时,尿液也呈白色。白色尿中含有石灰样白粉或细砂样白色物,并常附着在尿道口的长毛上,为膀胱或尿道有结石的征候。

8血红尿

  排尿呈血红色,放杯中静置后,有红色沉淀物,镜检有红血球,开始排尿时,尿为血红色,而中段或终末端,尿变为无色,常为前尿道炎;血尿鲜红,多为尿道损伤;终末端血尿,常为急性膀胱炎或膀胱结石;若整个排尿过程,均呈血红色的尿,说明出血部位在上部尿道或膀胱、肾脏;排血尿,有疼痛表现者,多见于泌尿结石。此外,血尿也常由于药物损伤而引起。

9血红蛋白尿

  尿呈深茶色或酱油色,装杯放置后,无沉淀物,镜检无红血球,但尿内含游离血红蛋白,故名血红蛋白尿,常见于寄生虫病,如焦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尿色较深,检新鲜猪尿,可发现钩状虫体)。奎宁、伯氨喹啉等药物中毒时,尿也呈酱油色。

母猪便秘的背后原因分析

便秘的背后原因便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肠道蠕动慢、无力,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过长所导致。

  怀孕后期胎儿压迫肠道,导致肠道蠕动慢;产仔后,机体整个处于松弛状态,肠管蠕动也减慢。所以产前产后母猪容易便秘。而产前产后的饲喂模式非常重要,怀孕后期直接喂哺乳料、产前产后给料量不科学都会加剧便秘。天热母猪热应激严重,胃肠道机能受影响大;产后无食欲采食量低;产后炎症感染几率大,都是便秘发生的诱因。

便秘从中医的角度说,是内热无法排出,夏季热应激更是加剧了母猪内热,所以便秘更加厉害。麸皮具有轻泻作用,但是量少无效果,量多代谢增热严重而且降低饲料营养浓度;硫酸镁等泻盐具有很好的效果,价格低,但是饲料中长期添加会引起子宫、肛门等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减弱(有流产的危险),而且用尽废退,会导致肠道本身收缩能力减弱而产生依赖性,并发生依赖性便秘。所以应该通过减少便秘诱因和调节胃肠道健康来减少便秘发生几率,而不要单纯依靠饲料来消除哺乳期便秘。

导致饲养成本上升的六种母猪需及时淘汰

在母猪的养殖过程中,有一些母猪需要及时淘汰,不然的话会使母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而且还影响到繁殖生产,比如像得过病毒性传染病、肢体缺陷、常产体弱仔猪等等,这些母猪都需要进行及时淘汰:

  应淘汰得过病毒性传染病的母猪。比如猪瘟、伪狂犬病等,得了这类传染病的母猪即使用药物治愈后,下一次产仔时也很可能重新发病,并会传染给仔猪。为了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散毒),应该考虑把这类母猪淘汰掉。

  应淘汰出现乳房炎症、子宫炎症、哺乳仔猪能力明显下降和泌乳力下降的母猪。

  应淘汰肢体有缺陷的母猪。比如,瘸腿的母猪,不但配种会受影响,另外由于不能正常活动,体质也不会好,即使产下了小猪,小猪可能也不会健康。

  应淘汰在正常饲养过程中,所产仔猪生产速度慢,体形不好的母猪。受这类母猪的遗传基因影响,会造成仔猪、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低。

  应淘汰难以配种成功的母猪。即使用药物促使它发情,但是下一次配种的时候还是出现配种困难,很容易空怀不繁殖,造成经济损失。

  应淘汰受遗传基因影响,产仔率很低,每胎只产三四头仔猪的母猪。

  这些导致饲养成本上升的六种母猪需及时淘汰!你都知道吗?

母猪产前管理技术应用

母猪产前管理工作做的好不好,决定了母猪产后是否能正常运转。母猪产后很多问题如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及仔猪腹泻都和产前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产房的准备

  产房对母猪和仔猪都非常重要,如果产房脏乱、寒冷和湿度大,或者有其中两点,都很可能会使猪场因为疾病产生不良后果。清洁、干燥是产房环境良好的必要条件。

1、将产床和地面浸泡0.5-6小时,再用铁铲等工具将泡松后的粪便和饲料残渣清理干净,接着充分冲洗围栏和地面。

2、系统的清洗围栏和设备,注意清理水槽和料槽及其周围;可见灰尘应冲洗干净;不可以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未隔离的分娩舍,会对母猪和仔猪有负面影响,可以用软水管冲洗。

3、产房的消毒,一定要保持足够浓度的消毒液无死角喷洒。

4、母猪转入产房前猪舍必须完全干燥。如果猪舍不干燥,水分就会从地面蒸发,将会使地面和产床变的寒冷。

5、检查每个饮水器,看水的流速能否达到4升/分钟。饮水量不足会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夏季更为明显。哺乳期建议饮水量为每天35-50升。6、检查保温灯是否能用,打开保温灯后地面温度能否达到34-35℃。

二、将母猪移至产房的方法

  方法一、产前1天将母猪移到产房

  优点:充分利用产床和猪舍。

缺点:

1、清洗和消毒过后,产房不能充分干燥,细菌和病毒不能完全杀死,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

2、在妊娠舍来不及对母猪进食做相应调整,饲料调整应在产前2-3天完成,否则会出现乳房炎、子宫炎及泌乳不足现象。

3、母猪来不及适应新环境,产生应激。4、母猪可能在妊娠舍就开始分娩,影响仔猪成活率。

  方法二、提前3-7天将母猪移到产房

  优点(此方法重点推荐)

  1、猪舍、栏位清洗后可以充分干燥。2、母猪饲料可以在分娩前2-3天做好调整,避免分娩时发生问题。3、母猪有充足的时间适应新环境。4母猪不会在妊娠舍就开始分娩。

各阶段妊娠母猪要合理饲养,才能提高仔猪出生重。

仔猪断奶体重严重影响着育成猪及肥育猪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仔猪断奶重差1千克,出栏时间将相差7天~10天。因此,要最大限度提高仔猪断奶体重,需要从提高仔猪初生重等方面抓起,确保断奶仔猪体重大且能健康生长发育。

那怎样科学饲养妊娠母猪呢?

 “初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说明了仔猪初生重与断奶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妊娠母猪胚胎发育规律,初生仔猪60%~70%的体重,在母猪妊娠母猪80天~天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初生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期应根据妊娠母猪膘情,控制好全价饲料喂量,要求蛋白质达16%~17%。一般采用哺乳母猪料,每头每天采食2.5千克~3千克。如有条件可让其适当运动,并增加优质青绿饲料,促进母猪食欲、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对提高产子数有益。在产前5天~7天,要逐渐减少喂料,直到产子当天停喂,可避免母猪难产,提高仔猪出生重及成活率。









































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胃炎
最全的俄罗斯药中文目录谁整理的太有用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wh/1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