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东医伤寒杂病常用方剂肾膀胱

 

名称:胡芦巴散

组成:胡芦巴1两,丁香1两,舶上茴香1两,沉香3分,肉豆蔻半两(去皮)。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肾脏气冷,呕逆腹胀,四肢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钱,水1中盏,入盐1捻,煎至6分,和滓,空心、食前热服。

制备方法:上为散。

腰痛—红花子《谚解救急方》

名称:磁石丸

组成:磁石两(紧者),硇砂半两(去石)。

出处:《医方类聚》卷九引《简要济众方》。

功效:补肾脏,明目,暖丹田。

用法用量:每服0丸,空心。食前盐酒、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药同捣研为末,于瓷盒子内固济,烧令通赤,候冷,细研为末,以酒煮羊肾子细切,研,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鹿茸丸

组成:鹿茸1两(草火上燎去毛,涂酥炙令黄色),菟丝子1两半(酒浸,晒干,用纸裹捣作末),天雄1两(炮,去皮),蛇床子1两,雄蚕蛾半两(微炒),桂心1两。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肾脏虚冷,腰脚疼痛,筋挛骨痹,四肢少力,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名称:天雄丸

组成:天雄两(炮裂,去皮),舶上茴香1两,薯蓣1两,川椒红1两。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肾脏虚积冷气,脚膝少力,行步难,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0至30丸,食前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羊肾子1对,切去皮膜,细研,酒面同煮成膏,候冷,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补骨脂丸

组成:补骨脂两(微炒),葫芦巴1两(微炒),胡桃瓤不计多少。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肾脏虚冷,骨痿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艰难,气虚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制备方法:上为末,后用胡桃捣和,调入糯米粥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巴戟天丸

组成:巴戟天半两(穿心者),破故纸半两(炒),舶上茴香半两(炒),黑附子1两(去皮脐,锉,盐炒)。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肾脏虚久冷,脐腹疼痛,饮食无味,及腰膝疼痛,少力,精虚梦泄,耳内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0丸,空心、食前荆芥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好酒熬一半成膏,留一半搜拌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益寿固真丹

组成:菟丝子(酒浸,煮,焙,捣作末)3两,熟地黄(酒蒸,下筛)两,生干地黄(酒浸,焙)两,磁石(火煅,醋淬9次,研,水飞)两,何首乌(泔浸1宿,切作片)两,黑豆汁(拌蒸,晒干)两,肉苁蓉(酒浸,去鳞甲,蒸,取肉)两,天门冬(去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1两半,山药(微炒)1两半,当归(酒洗,焙)1两半,白茯苓(水飞)1两半,泽泻(酒蒸)1两半,牡丹皮1两半,人参1两,芡仁1两,山茱萸(酒浸,取肉)1两,石斛(酒洗,焙)1两,覆盆子(酒洗,焙)1两,枸杞子(酒洗,焙)1两,五味子(酒洗,焙)1两,蛇床子(炒,授去皮)1两,杜仲(去皮,锉,姜汁炒去丝)1两,巴戟(盐水煮,去骨)1两,鹿茸(燎去毛)1两,韭子(炒)1两,赤石脂(水飞)1两,益智(去皮,盐水煮1沸)1两,莲花蕊1两,破故纸(炒)1两,柏子仁(去皮)1两,青盐1两,天雄(童尿浸3日,炮,去皮脐)1两,阳起石(火煅)1两,腽肭脐(酥炎黄色)1部(无则以黄狗阴茎3个或5个,酥炙黄色代用)。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

功效:填精补血,益气养神,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盐汤、温酒或米饮送下。中年人最宜常服。

加减:夏月去天雄,加黄柏。

制备方法:上药不犯铁,捣为细末,糯米粉和清酒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忌葱蒜萝卜及醋,酒色亦宜节。

名称:牛骨膏

组成:黄犍牛骨。

出处:《济众新编》卷七。

功效:补中益气,强筋骨,健行步,益髓填精,气力健壮,肌肤肥泽,益寿延年。

用法用量:去油,只取精明者,重汤化为水,入盐少许,量宜饮下,或和五味食之。

制备方法:嫩肥黄犍牛(去其肉,取其骨),用大鼎多灌水,煎至1斗许,漉滤,贮器待凝。

名称:单鹿茸汤

组成:鹿茸1两或5钱。

出处:《济众新编》卷六。

主治:气血虚而难产。

用法用量:浓煎连服。

名称:羊肉汤

组成:血羊脯-3两,生姜两,桂皮5钱,干姜5钱。

出处:《济众新编》卷二。

功效:双补气血。

主治:男子、妇人阳虚瘦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冬月生羊肉1大盏尤好。

加减:血虚,加白芍药(酒炒黄)钱。

名称:天一补真丹

组成:羊1只(去筋膜,取精肉),熟地黄(姜浸)10两,山药5两,山茱萸5两,牡丹皮3两,白茯苓3两,泽泻3两,陈皮两,缩砂两。

出处:《济众新编》卷二。

主治:气血大虚,男子瘦弱肾虚,妇人虚劳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米饮或淡姜茶送下,全羊骨煎服亦可。

加减:肾冷,加茴、破;冷极,加官桂、附子;气滞,加便香附、沉香;妇人则加4制香附;有积,加青皮。

制备方法:上为末。羊肉以刀烂脔,入石臼捣烂,和药末更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杞元膏

组成:龙眼肉1斤,枸杞子1斤,黑豆1升。

出处:《济众新编》卷五。

主治:阴虚火动发渴。

用法用量:白沸汤或淡姜茶化下。

制备方法:黑豆,用水三斗,文武火浓煎取汁一斗3升,入药再煎至7升余,去滓,入炼蜜1升,熬成膏至4升半,即滴水成珠矣,瓷器盛。

膀胱

名称:巴戟天散

组成:巴戟天半两(去心),茴香1两(微炒),胡桃仁1两(汤浸,去皮,研)。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膀胱气块入腹或下坠,满闷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钱,食前温酒调下;如不吃酒,煎曲汤调下。

制备方法:上为散,与胡桃仁再研令匀。

名称:茴香散

组成:舶上茴香1两(炒),金毛狗脊1两(刮去皮毛),黑牵牛两(微炒)。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膀胱气肿硬,上下不定,腰膝气滞疼痛,行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腻粉少许拌匀,以猪肾炒,临卧盐酒调下;盐汤亦得。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名称:川楝子丸

组成:川楝子1两(十字切,陈粟米内炒令焦),舶上茴香1两(微炒),芫花1两(醋炒),硇砂1分(研)。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膀胱积聚气胀。

用法用量:每服0丸,空心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羊肾子,研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茴香丸

组成:茴香1两(微炒),附子1两(炮,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胡桃仁1两。

出处:《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膀胱气痛,及虚冷气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0-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胡桃同捣烂,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四象医学入门古书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cs/6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