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他命、矿物质和纤维这六种。再加上水,就成为七大营养素。维他命是辅酶酵素的辅剂,也就是属于酵素的孩子,身为父母的酵素却末被纳入七大营养素中,实在令人不解。
酵素的本质不是蛋白质。的确,酵素有蛋白质围绕,但这只是外壳而已。真正的酵素是以蛋白质为骨骼而存在的「生命力」。如果蛋白质是本质,那么激素(荷尔蒙)也算是蛋白质了。
但是,「酵素」决定寿命和老化!
人类体内的潜在酵素不可能永远不断的制造出来,其消耗过度会对生物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若能够借着摄取食物由外部补充酵素,就可以遏止潜在酵素的减少。
当体内的代谢酵素无法顺畅发挥作用时,就会产生病因。以往的观念认为因为生病所以酵素才会减少。不过,今后的解释将变成「因为酵素减少所以才会生病」。
人上了年纪后容易生病。年轻时就算稍微勉力而为,只要休息一个晚上,体力就能够迅速复原。但是过了中年后,即使获得足够的睡眠,疲劳也不易消除。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年轻时过劳,所以年老才会这么衰弱」。的确如此,因为一生定量的酵素一旦大量被消耗,就会变得不足。
要重视这个事实,不要过度消耗肉体。若忽略潜在酵素的过度消耗,则在必要时代谢酵素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酵素制造能力减弱导致体力衰退
几乎没有人知道食物的消化等体内产生的内脏衰退,连带的会导致酵素制造能力减弱而生病。
医院的梅亚博士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年经人唾液中的酵素比69岁以上的人多30倍。亦即消化酵素的数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能够生存至今,可见体内制造的素量何其庞大啊!
消化食物所消耗的酵素,或成为免疫力、在生病时相当活跃的酵素,以及能够击退体内残存活性氧的酵素,这些不胜枚举的酵素,直到现在仍然在我们的体内被制造出来,而且展现活跃的行动。随着年龄增长,其制造能力逐渐到达限度。人只要生存,就会维持一定的酵素制造能力。
豪尔博士基于酵素营养学的观点,说道:「体内酵素很快就消耗殆尽或还能够保存,或是能够加以重视来使用,会对长寿与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可以用「酵素银行」的存款来比喻。亦即人在生存时拥有:
「一定的酵素存款=潜在酵素(一生中有既定量的制造能力)」
持续使用存款的人,很快就会破产。相反的,能够一边保存原有的潜在酵素,同时又可以借由饮食生活将酵素存入帐户里的人,就能够得到长寿。
人体是以营养素为材料,借由酵素这个作业员的角色来构成。人体内日以继夜的制造代谢酵素,为了维持生命而充分活动,摄取食物,就能够制造出消化活动所需要的酵素。
再次整理前面用钱做比喻的说法。请想像一下印刷纸币,二千元大钞是消化酵素,千元大钞是代谢酵素。制造纸币需要墨水、纸、印刷机。以人体来比喻,墨水、纸相当於养分。印刷机则是胰脏、肝脏、肠内细菌等。
印刷机日以继夜的运转,制造出千元大钞代谢酵素。摄取食物时,能够一并制造出二千元大钞消化酵素。配合必要时,代谢酵素、消化酵素都会被制造出来。亦即代谢酵素、消化酵素这些纸币的确可以陆续制造出来,但同时印刷纸币的金额也有其限度存在。
此外,因食物种类的不同,有时必须大量制造出消化酵素。这时候的问题是,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无法大量制造出消化酵素,结果可能阻碍代谢酵素的制造。
年轻时还不易察觉,但是上了年纪后,会明确的感觉到差距很大。原本只要顺畅的制造出代谢酵素,自体免疫力就能够正常的发挥功能,保持不易生病的体质。
(1)蛋白质过量是最大的元凶
造成酵素缺乏最大的原因,就是「摄取过多的蛋白质」。关于蛋白质的问题梢后会有详述,在此简单说明。
例如吃牛排时,牛排无法完全被分解,会留下很多氮残留物(氨基酸的结合物)。这个氮残留物,也就是蛋白质碎片(消化不良的结果)会被送入血液中。美国许多研究机构都证明蛋白质碎片分子会引起各种疾病(慢性病、癌症、胶原病、关节炎、其他疼痛、肾脏病、肝病、所有的过敏等)。
蛋白质分解不良,会引起肠内腐败,结果,直接造成寄生虫繁殖、大肠炎、胃炎、胆囊胆道炎、胰脏炎、胃肠病、食道炎、憩室炎、肝异常等内脏疾病。
蛋白质分解不良,也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蛋白质的碎片(氮残留物)与肠内产生的免疫物质附着在一起,就会制造出特殊抗体。一旦这个特殊抗体型对肾脏造成负担,就会引起身体免疫疾病、白血病或某种神经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就算不曾引起这些疾病,但是免疫力大幅减弱,也会成为各种疾病(较轻微者如流行性感冒、伤风等)的根源。
(2)白砂糖破坏身体的防护墙
人类的肠壁为了避免身体不需要的物质通过,因此存在防护墙以保护身体。但是在某些条件下,仍然会让较大的分子通过。这就是「肠道渗透性亢进」。引起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肠发炎,不过,引起发炎的物质却是白砂糖、肉、鱼、蛋等。
肠发炎时,平常不易通过的较大分子(例如蛋白质的碎片多状=氮残留物)就能够通过。通过的碎片在血中成为异物,抗体会吞噬异物加以处理,结果就引起了过敏。
过敏(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与肠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蛋白质碎片造成的肠内腐败,当然会伴随出现便秘、腹泻、恶臭屁、放臭屁(腐败气体)等现象。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减少摄取蛋白质。
造成肠道渗透性亢进的食品,包括白砂糖、高蛋白食物、解热镇痛剂、高盐分等,这些都是经由实验证明的事实。
(3)消化不良的原因在于胃酸不足
很多人认为消化不良的原因在于胃酸过多,但事实上正好相反,几乎都是因为胃酸不足而引起。
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是胃蛋白酶原变成胃蛋白酶。这是分解蛋白质的酵素。胃酸(盐酸)太少时,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制酸剂,胃药是抑制胃酸(盐酸)的药物,感觉暂时有效,但是反而会助长消化不良。结果,会引起腐败的疾病,所以要避免经常使用制酸剂或胃药。
缺乏胃酸(胃下方的盐酸不足)时,会引起腹胀、放屁、便秘、腹泻等症状。
这些消化系统症状,会成为重病、难治疾病、慢性病的出发点。因此,在出现症状时要立刻处理。具体而言,要实行半断食,同时摄取酵素营养食品,借此才能够恢复正常的胃肠状态。
(4)利用食物纤维促进排便
除了酵素外,多摄取食物纤维对健康而言也很重要。摄取食物纤维具有如下的效果。
●能够增加粪便量,顺畅排便。
●增加粪便量就能使肠内细菌正常化。
●减少肠内腐败菌。
●能够吸收必需、良好的养分。
这些效果能够创造健康的身体。多摄取食物纤维,首先肠内益菌会产生反应。纤维无法被人体吸收,会形成块,只有好的养分会被吸收。
但是如果不充分咀嚼,就不会产生酵素反应,而会形成异常发酵的现象,在肠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充分咀嚼时,口中的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酵素会增加以帮助消化。
在酵素营养学发表之前,关于老化的原因众说纷纭。
老化是指一生中一定的潜在酵素减少所引起的身体消耗。与其他因素相比,酵素和老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想要让自己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经且不易生病,就要力行以下9个原则:
1、每天每餐都要摄取含有酵素的食物(尤其是生鲜蔬果)。
2、避免摄取会引起老化的食物(加热食物、加工食品、白砂糖甜点、零食等、氧
化的油、转移型油脂、肉与蛋的过量食用)。
3、拥有深沉、优质的睡眠(让酵素得以休息、保存)。
4、晚上八点后不再进食(非吃不可时,可以少量摄取易消化的食物)。
5、早餐只吃酵素较多的水果。
6、每餐饭后与睡前要摄取酵素营养食品。
7、每天多走路、适度的运动、适度流汗。
8、一天2~3次排出质佳、量多的粪便。
9、避免压力积存。
任何人都会老化。年纪大了之后,出现各种症状,酵素制造能力衰退,储存的酵素日益减少。能够加以预防的最佳物质,就是酵素营养食品。从年轻时就使用酵素营养食品,能够延缓老化。
缺乏酵素,与体内维他命、矿物质的作用有关。几乎所有的微量营养素都和蛋白质,或蛋白质混合微量营养素而互相结合在一起。
没有消化酵素、胃酸或肠液,就无法分解这些物质。亦即随时随地都必须存在酵素。
缺乏(消耗)酵素时,会引起如下的症状:
●饮食后嗜睡、消化不良、经常放屁
●腹胀、腹部疼痛
●胃痛、胃胀、呃心、胃的不适感
●腹泻、便秘、恶臭便
●饭后的倦怠感
●食物过敏、异位性皮肤炎、气喘
●胃灼热、胸痛
●头晕、肌肤干燥
●生理痛、生理不顺
●肩膀酸痛、头痛、失眠
●痔疮
一旦酵素不足,会频频出现上述症状,然后逐渐演变成以下的疾病:
●急性或慢性胃炎
●急性或慢性大肠炎
●急性或慢性胰脏炎
●急性或慢性胆囊胆道炎
●胃酸减少症
●梅尼尔氏病(耳性眩晕)
●痔核
●膀胱炎
●膀胱纤维症
●逆流性食道炎
●心律不整
●动脉硬化
●花粉症(鼻炎)
●不孕症
●支气管炎
●孕吐
●风湿
●卵巢囊肿
●气喘
●癌症
●白内障
直到最近方知道,「现代食物过敏的最大原因在于缺乏酵素」。使用会造成酵素不足的食物或吃法,当然会使酵素不足而引发过敏。
(下一课分享:酵素与过敏之间的关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lyy/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