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观察,分析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把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58例,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采用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给予常规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但不给予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后第二天起,隔日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共14天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留置尿管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细菌培养阳性率越来越高,但观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遵守无菌导尿术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严格消毒,正确护理留置尿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率,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各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导尿和留置尿管操作不当,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留置导尿在危重病人、昏迷、手术、排尿异常、会阴部有伤口等病人中,非常普遍,但导尿术是无菌操作技术,留置导尿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如果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方法不当,使用的尿管材料不合适,以及留置时间过长,病人抵抗力低下等,都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康复,医院感染率升高。国内容桂荣等报道,在有导尿管或尿路机械操作的患者中约20%~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1]。俞学红等认为尿管留置3天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31%,5天以上感染的几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几率几乎为%[2]。医院感染,减少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导尿管材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地完成留置导尿术,认真进行留置导尿的护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医院内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本人通过规范地进行留置导尿的护理技术操作,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研究总结出相关预防护理措施。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年1月~年1月在我院留置导尿的病人例,男52例,女48例,其中脑血管疾病12例,泌尿系统疾病18例,妇产科疾病31例,普外科疾病39例,年龄17~85岁,平均年龄51.5岁。留置导尿前患者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留置尿管时间1~30天。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5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严格规范的无菌操作下,采用气囊导尿管导尿,密闭式引流。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采用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给予常规护理,采用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但不给予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后第二天起,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分别于第2、4、6、8、10、14天观察记录,比较两组尿液细菌感染阳性率,分析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1.3注意事项 在进行导尿操作时,要尊重患者人格,做好遮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患者情况,教导患者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插管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感受,如果尿液引流不畅,仔细检查插管深浅度或尿管是否脱出膀胱、插入过深、过浅及是否阻塞等问题。用0.9%生理盐水冲洗尿管,如冲洗液从尿管周围渗出,说明插管太浅或脱出膀胱,应消毒后重新导尿,见尿液流出通畅后再行固定。对前列腺肥大及尿道狭窄致插管困难的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2~3ml加液体石蜡3~5ml从尿管注入,停留3~5min后,使会阴部的神经末梢阻滞,尿道括约肌松弛,尿道阻力消失,患者无痛觉,尿道充分润滑,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留置导尿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嘱咐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增加排尿量,预防尿液结晶与尿道感染。指导患者加强骨盆底肌和膀胱功能的训练,增加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缩短尿管留置时间。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通过14天观察对比,发现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尿路感染阳性率越高,但观察组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留置导管的尿路感染率,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对比

组别

例数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观察组

58

0/58

0/58

0/58

2/58

4/58

6/58

6/58

对照组

42

4/42

10/42

18/42

24/42

26/42

34/42

38/42

3 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3.1生理心理解剖因素患者高度紧张、焦虑,或恐惧,进行导尿插管,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大,造成插管困难,甚至引起尿道粘膜损伤或出血,增加尿路感染机会;女性尿道短而直,4~5cm,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较近,易受肠道正常寄生的大肠杆菌污染,所以,尿路感染女性高于男性[3]。随着年龄的增长,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和生理功能随之下降,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男性尿道全长18~20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插入尿管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其强烈收缩,尿管插入困难。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畸形致使尿道狭窄、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所以,年龄越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4]。

3.2 导尿及留置尿管过程中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导尿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机械性刺激,导致尿道分泌物增多,给细菌繁殖提供了机会。插入尿管后,减少了尿液对尿道进行的正常冲洗,尿道口附近的细菌容易逆行侵入尿道;导尿过程中无菌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尿袋内尿液位置过高导致尿液反流,都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尿管留置过程中,虽然常规行0.5%碘伏会阴及尿道口消毒,但只能短时间保持相对无菌,细菌还是可以通过尿道口或导管入侵,粘附于尿道上皮及导管表面或导管腔,上行引起膀胱内感染。如果尿道引流系统不畅,连接不良,闭合系统不严,更为细菌沿尿道逆行到膀胱提供了途径。另外,膀胱冲洗,更换尿袋等操作也易导致逆行感染,给细菌入侵打开方便之门。尿管留置时间越长,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

3.3 导尿管、集尿袋的材质因素 尿道完整的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插入导尿管,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5],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材质不同的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损伤和尿道粘膜对尿管的组织相容性不同。橡胶导管质地硬,对粘膜刺激性大,插管和留置过程中,易造成粘膜损伤;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适用于较长时间留置;导管和球囊刺激膀胱,可引起膀胱痉挛发作,使尿液从导管外溢出,也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导尿管可减弱中性粒细胞的抗菌功能,长期留置尿管造成鸟粪石(磷羟镁胺)磷酸钙、尿道分泌物的粘液等沉积,形成壳垢,造成尿管堵塞不畅,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

3.4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陈文良等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天,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率为53.57%。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6]。病原菌以真菌为主(40.66%),其次是革兰阴性菌(31.87%)和革兰阳性菌(27.46%),病原菌以真菌为主不能排除与使用抗生素有关。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有利也有弊。

4 护理措施

2.1 掌握尿道解剖生理,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尿道解剖生理,插管过程中注意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配合。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采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会阴,因碘伏是一种中效消毒剂,消毒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粘膜消毒。置管前将5ml碘伏从尿道口注入,起消毒尿道口远端和润滑作用。插管动作要轻、准、稳。平时要重视操作培训,争取一次插管成功,避免反复插管,如第一次未成功,避免将拔除的尿管重新插入,要严格消毒尿管或更换尿管再行操作。插管时如病人精神紧张、男性病人前列腺增生,异物等情况时,不要强行插管,嘱病人深呼吸,放松,再进行操作,可避免组织损伤而使细菌入侵造成泌尿道感染。置入尿管立即接好尿袋密闭式引流,避免尿袋位置过高,尿液反流入膀胱。

2.2 正确护理留置导尿 尿管留置过程中,每天1-2次用0.5%碘伏棉球擦拭,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鼓励多饮水,达到多排尿进行生理性膀胱冲冼的作用,每日饮水不少于~ml,平均每小时尿量50ml左右。对留置尿管患者,应密切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尿液颜色有无混浊,定期化验尿常规并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一旦发生尿道口污染,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为预防拔管后病人出现尿潴留,对留置导尿病人拔管时间进行研究,结果提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空虚时拔管优越,利于患者自行排尿的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统感染有积极的意义[7]。

2.3 认真选择导尿管及连接、更换集尿袋 尽量避免用橡胶尿管,橡胶导尿管对粘膜的刺激较大,乳胶尿管易造成尿粪石、磷酸钙沉积而致引流不畅,使残尿增加,而致尿路感染。选择硅胶导管,导管不宜过粗或过细,导管过粗或球囊过大易增加尿道或膀胱粘膜的刺激,诱发不适和膀胱痉挛。过细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及尿液从导管外溢出。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尽量避免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避免集尿袋连接不良。集尿袋最好每周更换1次,有研究表明:严格执行密闭式引流,可使菌尿发生时间推迟,破坏其密闭性可能造成感染机会,再加上创伤后机体免疫力下降,不断打开密闭系统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留取标本时应在密闭状态下取尿,不必要不打开密闭系统。每次更换集尿袋时应消毒接头处,更换前洗手[8]。对需要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应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胱的功能。

2.4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先做药敏试验、血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种类、作用范围、毒性来选择抗生素。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滥用和使用不足均易出现细菌的耐药性,疗程过长耐药概率增大。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征,严禁滥用及频繁换药,慎用广谱抗生素。掌握给药的方法和用药的时间,尽量缩短用药时间,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病,尽早解除梗阻,避免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二重感染的危险。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5 结论

留置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不仅可造成尿道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尿路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医院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尿管的材质,尿管留置时间,密闭引流系统,膀胱冲洗,抗生素的使用,尿道口的护理,保证足够尿量等因素有关。预防尿路感染最主要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必须插尿管时,严格遵守无菌导尿术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严格消毒,正确护理留置尿管,合理使用抗生素,留置导尿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才能使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率降低,医院感染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容桂荣,张萍萍,郭芸,等.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38(10):-.

2 俞学红,任旭东,杜燕.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分析.护士进修杂志,,11(6):12.

3 何志娟.77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J].医院感染学杂志,,16(7):.

4 张鸿敏,王艳玲.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患者血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7(4):.

刘德木梁.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井冈山学院学报,,28(10):.

陈文良.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12):62.

张莉.导尿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37(10):-.

8甘永彬.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广西医学,,23(5):.

(医院   陈亚)

来源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助考之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lyy/8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