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9_0.shtml
前几天的傍晚,我侧头看着病房外,是我最喜欢的天高云淡的秋色。
我不禁懊恼,原本可以尽情欣赏,如今躺到病床上,只有一方天空可供窥探。又万分庆幸,总算是闯过了鬼门关,还有来日方长。
一周之前,因意外造成膀胱造瘘管脱落,又因预防血栓长期误服抗血凝药物,导致膀胱内出血不止并大量淤血,失学感染至病危,后经医护及时抢救,今天终于痊愈出院。
这三两年来,我极少谈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我明白自己的健康状况如同一座活火山,都知道会有爆发的一天,但具体会是哪一天哪一种方式,没人能预见得到。
我也越来越不习惯跟家人朋友表达,刚开始时候是话到嘴边还得忍下去,还有刻意压制分享欲的失落。后来就习惯成自然,反而害怕搅扰了别人的生活。再到现在,越发觉得死生之外无大事。
而今,我愿意聊一聊粗浅体味的“死生事”。
在失血过多快要引发休克,感觉一口气喘不上来,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应该算一次清醒的濒临死亡的体验。
真是极其短暂的一瞬间,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再也不能看着小侄女长大一些了吗?再也不能和想念的亲人见一面了吗?转瞬却又想起,刚看一个开头的小说会是什么结局?半柜子还没开封的书再也没机会看了吗?一直留着的酒,也没机会再共饮一杯了吗?甚至是,还没来得及付尾款的相机,也再用不上了吗?杂七杂八,纷至沓来,尽是遗憾。
幸好是及时的输氧,一口气缓过来,明白死亡不会这样猝不及防。接着又陷入另一个困境,如果马上使用的凝血药物不起作用或者导致严重血栓,也只是一早一晚的问题。
以清醒且漫长来迎接,还是猝不及防的刹那,对一个面临死亡的人来说更显仁慈?如果能让人做好准备,理清了身后事,而若还能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去,那就算最好的。
两年多来,对我而言,最大的变化也许是,从对结果的接受,转变到对方式的接受。
所幸的是,流血及时止住,淤血慢慢排出,一切都向最好的结果发展。于是,又有很多机会弥补遗憾,未来又有更多的可能。
话说这么多,一是对这次死里逃生经历的分享,二是对自己内心世界难得的剖析,三也是提醒自己少留遗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lyy/1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