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高膀胱肿瘤的辩证施治与临床案例分

 

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 http://pf.39.net/bdfyy/jdsb/171020/5777848.html

膀胱肿瘤的病因,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毒,内因肾气亏损,水湿不化,瘀积成毒,湿毒化热下注膀胱所致。如《素问菲事邸匪μ“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中指出“热在下焦则尿血”。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肾气不足,膀胱气化无力湿热蕴结,湿热瘀毒结于膀胱而发病。有治愈后复发的特点,临床中可采用中草药,电灼加塞替哌灌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主张在治疗原则的把握上既要看到癌肿的损害所引起病理的临床表现,又要认识到膀胱癌的根本在于癌组织的发展,强调把辨证论治和抗癌治疗相结合,即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湿热型多属初期病症,为下焦湿热,邪毒蕴结膀胱所致,宜清热解毒、利湿攻癌;而主证见疲乏无力之脾肾两虚型则健脾补肾兼以解毒,对于病程日久之肾虚型,多系肾气不足,湿热未消所致,治以补肾,解毒利湿。

从临床看,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起始症状。中医认为尿血这一主要症状是湿热,湿毒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故而小便涩痛有血,所以,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是湿热下注型,清利湿热是常用治法。其次,湿热内蕴日久,则遏郁气血,致瘀血内阻,瘀热互结,故尿带血块,时而排尿受阻。遇此则应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还可见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等证型,亦应准确辨证,随证施治。

湿热下注型:间隙性、无痛性血尿或尿后带血,伴尿痛,尿频、尿急,小腹坠胀,时而恶寒发热,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数。清宜清利湿热,解毒通淋。

以八正散合龙蛇羊泉汤加减;蓄、瞿麦、黄柏、栀子、乌药、大小蓟、木通、茅根、龙葵、白术、土茯苓、白英、蛇莓、海金纱、甘草。

瘀血内阻型:尿血时多时少,有时排尿不畅,尿血成块,偶见腐肉随尿排出,小腹坠胀疼痛,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当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光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川芎、玄胡、香附、木香、枳壳、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甘草。

肝肾阴虚型:尿血,尿意频数,腰骶疼痛,消瘦纳少,时有低热,烦热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治宜滋养肝肾,佐以清热化瘀。药如:菟丝子、枸杞炭、生地炭、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丹皮1、生黄芪、血余炭、万肿消、甘草。

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二至丸,亦可酌情选用。

脾肾气瘀型:尿血,排尿不畅,滴沥不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短,舌淡白有齿印,脉沉缓。治以益气固肾,佐以解毒散结。

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当归、大枣、金樱子、芡实、土茯苓、白英、龙葵、甘草、补中益气丸,水陆二仙丹亦可配合应用。

膀胱癌若见气阴两虚,应气阴双补,扶正抗癌,如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均可选用,并可加再生草,白花蛇舌草等解毒抗癌之品。

膀胱癌在保留膀胱手术后的复发率一般为60%~70%。每3个月复查时,常见新的病灶出现。

有的人几乎每复查1次均有复发。防止膀胱癌复发最常用的方法是作局部灌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的特点成为目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手段,目前灌注的常用药物有卡介苗、丝裂霉素等,均有明显的仰制肿瘤复发的作用。

膀胱癌的血尿症状是多发的,有时是顽固的,控制血尿与控制病情同等重要。拟采取以下措施:

(1)给予有效止血措施:膀胱癌的主要表现就是反映出现血尿,或全程血尿,或终末血尿,或伴血块,或因血尿堵塞尿道而致尿路不通。尿血的后果是失血而导致机体血虚使脏腑失养,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所以临床上要时时不忘止血。根据情况采取止血凉血、止血清热、止血补血、止血活血、止血化瘀等法。中药如生地、地榆、白茅根、侧柏叶、三七粉、白芨粉,生大黄粉等,中成药如云南白药;配合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滋阴补肾,健脾补肾等辨证之法。在不出血时亦须在汤剂中加上一两味止血药,以预防有少量的出血(肉眼不能发现)。出血时可加强西医止血措施如镜下止血,药物止血。控制出血对稳定病人情绪也有益处。

(2)控制病情进展:膀胱癌再次出现血尿往往是病情复发的征兆,所以控制复发亦能预防血尿。应坚持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经验证实,龙葵、蜀羊泉,蛇莓等中药对膀胱肿瘤细胞有仰制和杀伤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控制病情有利。另外给予有规律地按时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对预防膀胱癌复发有明显疗效。在临床上控制病情和控制血尿是统一的,只有病情被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血尿的发生。

(3)注意生活及饮食调护:生活调理方面,要保持会阴区特别是尿道口的清洁,预防感染;要重视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紧张,恐惧、失望等不良心态,引导其忘掉疾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多种治疗。饮食调理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1)清蒸桃胶:桃树胶10g,冰糖适量,加水少许;

(2)赤小豆内金粥:赤小豆50g,炙鸡内金10g,研细末调匀,煮粥食用;

(3)大麦米粥:大麦米75~g,白糖或红塘少量。调匀,作早餐或点心食;

(4)每天用银耳20g,加水清蒸20分钟,不拘时频服。

临床病案实例分析

病例1、孙女士,72岁,南京市人。尿血并伴血块一周就诊,医院诊断为膀胱乳头状癌。患者因肿块多,年龄大,身体差,没接受手术,就诊于中医。

年4月16日初诊。患者小便尿血,小腹不适,但不疼痛,口干、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湿热下注,邪毒蕴结,络脉受损。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化瘀止血为主。

拟方:地榆、生地、知母、石苇、瞿麦、四补草、再生草、半边莲、万肿消、黄柏、斩龙剑、猪苓、白花蛇舌草、地龙、鲜大小蓟煎汤代水。水煎,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服。

另加三七粉、琥珀粉混合,每次3g,随汤药服之。

6月10日复诊:尿血已止,病人诸症减轻,药已见效,守原方随症加减,服药5个月,复查发现小肿块已基本消失。

病人坚持服用中药一年余,病情稳定。

病例2、徐先生,63岁,年因出现尿血,到医院检查出膀胱癌,后手术切除+3次化疗,病情稳定。年11月又出现尿痛、尿血等症状,医院检查膀胱癌复发,且不能再次手术。病人不愿化疗,于年12月就诊孙锡高主任处。

初诊:低热,体温38℃,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安,小便不利,有时有血,少腹拘急不舒,脉象滑数,舌苔黄腻。

病因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治当清热利湿、养血止血。

方药:生大黄、飞滑石、通草、猪茯苓、细木通、鲜生地、鲜小蓟、鲜茅根、鲜竹叶、土茯苓、半边莲等,水煎服,早晚饭后一小时服用。

年1月12日,复诊:服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药后,低热已去,出血已止,小腹胀痛,小便不爽,似有物阻塞,有时淋漓不尽,脉弦劲,舌有瘀点。病为热结血瘀,治宜清热化湿、软坚消瘤。

调整药方:干蟾皮、活守宫、苦参、地鳖虫、半边莲、半枝莲、细木通、川牛膝、车前子、土茯苓等。

连服清热化瘀、软坚消瘤的中药一个疗程后,尿血消失,小便正常。原方有效,仍用原方再服一个疗程。

四诊:不适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小便通畅正常。治疗改用补肾滋阴,防止出血。

药用:熟地黄、山萸肉、粉丹皮、肥知母、半边莲、车前子、淮山药、建泽泻、白茯苓、黄柏、安南桂、川牛膝等,水煎服,继续服用一个疗程。

病情已基本稳定,B超复查肿块较之前明显减小,平时与任何不适。后继续定期服用中药巩固治疗,随访至今,病人身体情况良好,平日与健康人无异。

膀脆癌属中医“尿血”、“血淋”、“癃闭”等病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六淫邪气侵袭,热毒内蕴,与痰血互结于膀胱,或肾虚气化不利,脾虚不运,水湿不化,瘀积成毒,湿毒化热,下注膀胱;或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致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最终聚湿成疾,热瘀痰毒壅阻脉络,形成癌肿。

治宜清利膀胱湿热、活血祛瘀解毒、补脾益气疏肝、温补脾肾之阳、滋补肝肾之阴为法。本例患者自始至终,用延寿化瘤丹,消瘤化瘀为主,并将引起肿瘤的湿热郁毒之邪逐一用汤药荡除,后以滋补肝肾而收功。

医院中医专家门诊,秉承“仁心仁术、厚德行医”理念,以精湛的技术、至诚的医德竭诚服务于广大患者。

长按图片→识别   3、超精准预约,不排队;

  4、私人订制患者私人名医,咨询、门诊两不误;

5、医院、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均可报销。

医院(年建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zlyy/13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