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已经看到最近朋友圈大热的一篇励志稿——“这个中国大妈带着个日本人,扫出了全球最干净机场”。这位华裔清洁阿姨“新津春子”,同诺贝尔奖获得者草根大叔“田中耕一”,成为近期朋友圈最热门的两个日本励志模范。
毋庸置疑,新津阿姨的故事的确很感人,不过在流传广泛的帖子中,倒是有一条和我们亲子话题相关的错误要跟大家澄清一下:
↓原文截图↓
原文这个段落中犯了一个错误——为了方便妈妈带儿子,一些日本卫生间中的确有给男宝宝用的小便池,但那是安装在女卫生间里,并不是文中图片显示的“多功能卫生间”里。图片中的设备都不是给小朋友用的小便池,千万别用错了,否则不光自己折腾,损坏设备,还可能让宝宝受伤。
原文编辑出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没去羽田机场的卫生间“参观”过,否则那些将科技与人文关怀结合的神奇设施,一定会让人过目不忘:
发声地图在卫生间外面,有很清晰的地图......标出不同特殊设施的位置,方便大家寻找,不需要一个个推门看了。针对盲人用户,地图还有专门的发声按钮,可以语音讲解设施的位置。
男童小便池比如带小男生的妈妈,就可以直接找到女卫生间中儿童小便池的位置,真正的男童小便池是长这个样子的:
尿布台和小座椅除了这个,还有各种方便家长带孩子出游的设施,其中一些已经在国内开始出现,比如尿布台和父母上厕所时候,宝宝可以坐的小座椅。家长可以根据下面的这些图标来找到对应的位置。
紧急呼救铃如果你在卫生间中遇到意外,则可以通过紧急呼叫按钮来报警寻求帮助。
多功能洗手间除了带宝宝的需求外,残障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也是日本洗手间在设计上重点。原文中的图片,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多功能洗手间”。
多功能洗手间中配备了一系列为特殊人群设计的装备,比如多功能床,以及方便轮椅人士使用的抽水马桶。(想一想马桶右边地上立着的板子是什么?这是我们文末的有奖活动)
下面这个被原文编辑误认为是儿童小便池的装置,高度明显不对,其实是方便轮椅人士使用的小便池。
对于最左边的的这个产品,我们都还很少见。
你可能已经在日本的卫生间指示牌中看到过下图中央的那个腹部有十字的图标,但还不清楚它的含义,它代表的就是上面的那个装置——人工肛门洗盆。
人工肛门洗盆因患直肠癌等疾病,一些病人必须进行手术,将排泄物通过腹部的人工通道排除体外。这类手术效果很好,可以帮助癌症病人重获新生,但他们必须携带人工肛门袋。这从心理和生活上都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外出使用公共卫生间时,更是需要面对各种不便和异样的眼光。
为了帮助这些病人正常生活,日本社会福利部门除了会给予他们生活补贴、税收、医疗费用优惠外,还在公共卫生间中设立人工肛门洗盆,让他们可以有隐私、专业、卫生的清洁空间。
这可能是日本卫生间设置中,最应该受到我们重视和借鉴的神奇装备了。我国目前已经有数十万接受过人工肛门、膀胱等手术的患者,而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提升,也会有更多癌症病人可以通过类似手术活下来。那么如何用新科技产品,来更好的帮助他们正常生活,这是我们市政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
在欧美日澳这些国家生活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会感觉到,似乎他们的残障人士比国内的多很多。但这并非是因为我们的残障率比较低,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加上乱占盲道等不文明陋习,国内残障人士很难出门。
对弱势群体(老幼病残孕,也包括带宝宝出门的家长)的态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中国的技术、生产能力已经进入全球最强的行列,但如何将科技和人文关怀进行结合,实现科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日本的卫生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PS,说日本什么好,一定会被扣汉奸帽子;说什么有问题,也一定被扣愤青帽子。但不管你将日本当做邻居、朋友、对手还是死仇也好,东西是好是坏的标准都不会变化。再讨厌日本,他们好的产品理念和设计,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再喜欢日本,那些不好的伪科学概念等不良问题,也一样应该排斥。毕竟,如果国内可以学习建立这样的多功能卫生间,受益的绝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自己。
最后,还记得上面卫生间的小板子么,它在多功能卫生间和一些普通卫生间里都有,我们放大一下看看。
猜到它是做什么的么?可以在文末留言,文章群发之后半小时内有效,头两个猜对的人,可以获得我们今天结束的同期抽奖活动奖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宝宝的物理学》两大一小亲子Tshirt一套(抽奖活动的中奖名单明天公布)。
半小时后,如果没有人猜到,我们就在留言区放出答案,好奇的请留意。
更多关于旅游的相关文章,可以发关键字“旅行”到我们的白癜风前期症状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ys/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