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s://m.39.net/pf/a_4721404.html
大象新闻记者张定有通讯员王伟杜晓平陈春华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已经在全球浸染3年多,病毒的特性越变越温和,大有与人类共存之势,其传染性依然不弱,造成感染是实事。近日,患者起病多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症状,舌体普遍暗淡、胖大,舌苔多白且厚腻。另外,大多数患者在高烧退后依然有低热反复数日、肌肉酸痛、咽痛、咳嗽、体乏无力、出虚汗等症,相当一部分病人还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引起这些症状的致病因素是寒湿邪气。
阳康后普遍存在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有些人阳康之后因洗头、洗澡再次引起头痛、鼻塞、嗓子疼等,所以,普遍的共识是新冠不是大号流感,阳康后需要1-3月的恢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长新冠。为什么人群中会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感染后症状较轻且十天左右完全康复和阳康后需要1-3月才能完全康复,这就要从体质上来说。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九种体质中平和型是理想体质,其余八种体质除阴虚型外都直接或间接与湿邪有关。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百病皆有痰作祟”,脾虚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力量不足,造成水湿内停,“湿聚成痰”。因此阳康后的调理应以健脾祛湿、温补肾阳为主,兼顾其他脏腑功能的调护。
身体的养护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药三分毒,长年累月的用中药或者是西药去调理不现实。因此坚持长期运用中医适宜技术——艾灸、刮痧、拔罐等绿色疗法养护身体不失是科学合理的选择。
一、刮痧、拔罐、艾灸等方法具有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强大作用
1、刮痧的作用机理
刮痧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消除疼痛以及对脏腑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刮痧以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为主,因督脉为诸阳经之汇,能总督一身阳经之气;太阳为巨阳,主人一身之表,为人之藩篱,外邪侵犯人体首犯太阳。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在后背第一侧线上分布着能调整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即图中的肺俞、心俞、肝俞、肾俞等等,因此在背部刮痧有很好的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2、拔罐法的作用机理
拔罐疗法可以起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作用。平时自我调理或者给亲人、朋友调理可以用塑料抽气罐,安全有效。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在相应的部位操作。
灸法的作用机理
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灸用材料是艾绒,由艾叶加工而成。艾草是已知的30万植物中唯一具有纯阳之性,太阳被称为天之阳,而艾草被称为地之阳。用艾草呵护人类健康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宋代窦材《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明代李时珍《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火,以性热而至远,体柔而用刚,能清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灸法主要是借助其灸火的热力温通血脉、散寒除湿而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
人体内体温调定点本来应该是37度,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过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阳轴心生活方式到了今天冷生活方式,吃冷的、喝冷的、空调是冷的,这种长期低体温生活,又缺乏运动,导致人体的体温就逐渐下降。人类前所未有的出现了低体温现象,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体温的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一百年美国人的男性体温下降了0.6度,日本人下降了1度,英国人下降了0.5度。《体温决定生老病死》是日本羽田首相保健医师石原结实博士养生力作,日本羽田首相、细川首相等名人政要体验力荐,"暖体"是预防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最佳途径。《体温决定生老病死》中指出:人体的体温下降0.5度,血氧饱和度下降7%,新陈代谢减慢12%,免疫功能下降30%。由此可见,艾灸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阳康后充分利用刮痧、拔罐、艾灸进行调理
1、阳康后有持续身体乏力虚弱、困倦等症状者,如何运用刮痧、拔罐、艾灸调理
可重点在背部的脾俞、胃俞、肾俞穴刮痧,刮至穴位处皮肤毛孔张开或皮肤温度升高即可,每周一次;在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天枢穴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一次;艾灸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可用灸箱先灸后腰部脾肾俞区域30分钟左右,然后用灸箱灸腹部中脘、天枢穴区域30分钟左右,箱灸腹部时可同时灸足三里穴。
2、阳康后有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者,如何运用刮痧、拔罐、艾灸调理
可重点在腹部的中脘、天枢、关元穴刮痧,刮至穴位处皮肤毛孔张开或皮肤温度升高即可,每周一次;在中脘、神阙、天枢、关元穴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一次;艾灸中脘、神阙、天枢、关元、内关、足三里、阴陵泉穴,可用灸箱灸腹部中脘、神阙、天枢、关元穴区域1小时左右,箱灸腹部的同时灸内关、足三里、阴陵泉穴。
3、阳康后有咳嗽、咯痰、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如何运用刮痧、拔罐、艾灸调理
可重点在大椎、风门、肺俞、天突穴、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循行线上刮痧,刮至皮肤毛孔张开或皮肤温度升高即可,每周一次;在大椎、风门、肺俞穴及天突、膻中穴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一次;艾灸大椎、风门、肺俞、天突、孔最、鱼际穴,可用灸箱先灸后背大椎、肺俞区域30分钟左右,然后用灸箱灸腹部中脘、天枢穴区域30分钟左右,箱灸腹部时可同时灸天突、孔最、鱼际穴。
4、阳康后身体完全恢复者,也可用刮痧、拔罐、艾灸调养身体
可重点在背部的督脉、膀胱经刮痧,刮至皮肤毛孔张开或皮肤温度升高即可,每周一次;在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八髎穴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一次;艾灸后背腧穴,可用灸箱先灸整个后背区域30分钟左右,然后用灸箱灸腹部中脘、天枢穴区域30分钟左右,箱灸腹部时可同时灸足三里、三阴交穴。
需要强调的是:刮痧一般每7天左右调理一次,需要痧斑完全消退才能进行下次刮拭。拔罐和艾灸每天都可以操作。刮痧、拔罐、艾灸同时应用时可先刮痧再拔罐,最后艾灸。拔罐和艾灸配合应用时是先拔罐后艾灸。在调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鼻子干燥、咽干等现象,绝大多数人是因为上热下寒所致,这种情况可以配合艾灸涌泉穴引热下行。
三、加强日常饮食、适度运动等方面配合调养
阳康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不管是大人、老人还是孩子。在阳康后至少一个月内,都应该注意饮食要合理,注意清淡饮食,营养搭配适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防寒保暖。
中医认为“动能养阳”,意思是说只要动起来,人体的阳气就会得到升发,各方面的机能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身体的康复也会加快。但要防止过度劳累,一定要进行一些适度的、相对温和的运动,如适当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并且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到以前的活动量、工作量,一旦累了就要赶紧休息。另外,可以坚持每天泡脚来祛除体内湿寒,固护阳气。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保持乐观心态,生活有规律,合理饮食,长期坚持用绿色疗法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为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ys/1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