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而言,子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子宫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女性的幸福指数。随着现代女性从事的工作面越来越广、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活习惯越来越不规律,年纪轻轻就发生妇科疾病者早已不足为奇。众所周知,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号称“妇科第一瘤”!约30%的女性一生中都曾诊断过子宫肌瘤。有的女性发现子宫肌瘤后十分害怕,谈“瘤”色变,唯恐得了癌症,强烈要求医生为其手术。相反地,另一些急需手术的患者,却对手术非常恐惧,犹豫不决,一拖再拖,直到身体渐渐垮下来,甚至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发生晕厥或休克,才被迫选择手术治疗。这两种态度其实都非常不可取!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对付“子宫肌瘤”这个敌人,我们得先对它做个全面的了解!今天,小编特别邀请医院妇产科吴冬梅主任,请她和我们聊聊子宫肌瘤那些事儿……Question1为什么会得子宫肌瘤?不少体检后发现子宫肌瘤的女性常常会问:“我怎么这么倒霉,得了子宫肌瘤?到底怎么得的?”其实,子宫肌瘤和绝大多数其他肿瘤一样,尚未发现确切的病因。现有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与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密切相关,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女性激素刺激是子宫肌瘤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妊娠期往往迅速增大,绝经后肌瘤大多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有些患者有家族史,即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这提醒我们,如果自己的母亲或姐妹患有此病,则更要注意每年定期的体检筛查。Question2子宫肌瘤的分类?从外形上看,子宫像一个倒置的梨子,从外到里可分为3层——浆膜层、肌层、黏膜层。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将肌瘤分为3类:①肌壁间肌瘤:生长在子宫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围。②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最外层的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表面仅浆膜层覆盖,有时可能仅仅通过一个蒂与子宫的外表面相连。③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的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黏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形成蒂,蒂过长时肌瘤可脱出宫颈口。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还可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如果各种类型的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就称为多发子宫肌瘤。Question3如何发现子宫肌瘤?早期的子宫肌瘤,绝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超声检查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症状的出现与其生长部位、生长速度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常见症状有:①月经改变:最常见症状,多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或阴道不规则出血;②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坏死时,可产生大量血性或脓臭性白带;③下腹部肿块;④下腹疼痛、坠胀或腰酸背痛:肌瘤红色变、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腹痛剧烈;⑤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导致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肾盂炎;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排便困难;压迫盆腔静脉,导致下肢水肿;⑥不孕与流产:约占25%~40%;⑦继发性贫血:严重贫血(5克以下)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肌退行性变等。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定期行妇科彩超检查(有性生活者最好加做妇科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子宫病变。Question4子宫肌瘤会恶变吗?子宫肌瘤可发生变性,且大多数变性为良性,包括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少数为恶性变,如肉瘤样变。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的概率很低,仅0.4%~0.8%,且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高龄女性。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尤其绝经期后肌瘤不缩小,反而继续增大者,尤需警惕。Question5发现自己得了子宫肌瘤,该怎么办?一旦怀疑或者发现自己患有子宫肌瘤,首先不必惊慌。需要明确的是,子宫肌瘤绝大部分是良性的,恶变的几率非常小。因此,大部分肌瘤无需手术,只需定期追踪检查即可。患者可作如下准备:①医院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经阴道彩超为最佳),明确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②将医生的专业治疗意见告诉你的亲人和朋友,可以咨询已经接受相同治疗方法的患者;③将你的治疗要求告诉医生(如需要保留子宫等),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风险共担。随访观察是子宫肌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很多患者不理解长了子宫肌瘤为什么还需要观察,总觉得一发现就应该立刻手术切除,以防肌瘤继续生长和恶变。其实不然。如果肌瘤小(直径小于5cm)且无症状,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通常不需要治疗,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肌瘤多可自然萎缩或消失。只需要每3~6月定期随访复查即可,如果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出现明显症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Question6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①子宫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长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失血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甚至诱发贫血性心脏病,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而药物无法根治。此时切不可随意拖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否则,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②子宫肌瘤长到拳头大小甚至更大(5~10cm以上),造成盆腔内其他器官受到压迫,如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出现直肠刺激症状甚至排便困难等,手术切除可解除症状。此外,大的肌瘤发生恶变的几率要比小肌瘤大,切除也是预防恶变的有效方法。③一般来说,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黏膜下肌瘤,一经发现,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④怀疑肌瘤恶变者:肌瘤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绝经后肌瘤非但不萎缩,反而变大,考虑恶变可能,建议手术治疗。⑤肌瘤引起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女性不孕而其他一切检查正常,此时不孕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能造成习惯性流产。怀疑肌瘤引起不孕不育者应当及时手术。尤其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孕前发现肌瘤直径大于3-4cm者,建议尽早手术。Question7可以做微创手术吗?肌瘤能不能通过手术全部剜除?既往的子宫肌瘤手术多为开腹手术,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肌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多选择肚脐、左右麦氏点作为切口,切口直径仅0.5~1cm,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较开腹手术少。此外,由于子宫无需暴露于空气,因此减少了术后感染发生率,手术后肠道粘连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还可缩短肛门的排气时间。然而,由于腹腔镜手术不能避免手术术野窄的缺点,且施术者不能通过“摸”、“压迫”、“挤”等方法找到小的子宫肌瘤,因此术后残瘤率相对较高。如果把剜除肌瘤比喻成挖地瓜,在腹腔镜下,可以见到浆膜下肌瘤及较大的肌壁间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如同长大的地瓜突起在地表,很容易被发现、剜除。而小的肌壁间肌瘤犹如埋在地下的小地瓜,即使在子宫表面划开口子也不一定能找到,为了保护子宫功能,避免术中出血过多,部分小于1cm的肌壁间肌瘤,如果术中无法探及,一般不做处理。而残留的肌壁间肌瘤在手术后会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逐渐长大。Question8剔除了子宫肌瘤,以后还会复发吗?子宫肌瘤的复发率非常高,单发性子宫肌瘤的复发率约为30%~40%,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则高达60%~70%,多数患者都在术后2~5年左右复发。在未绝经女性中,术时年龄越小,肌瘤的复发率越高。因此,对于已经做过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不能认为肌瘤已经治愈,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应该注意定期复查,建议每3~6个月复查1次妇科彩超。Question9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能马上怀孕吗?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病人是不能马上怀孕的,因为子宫上有切除肌瘤后留下的瘢痕,如果切除的肌瘤较大、较深,就如同做了剖宫产一样,子宫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如果伤口尚未充分愈合就马上怀孕,有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那么肌瘤剔除术后多久可以怀孕呢?这与剔除肌瘤的数目多少及其大小、部位等密切相关。如果肌瘤不多又是浆膜下肌瘤,手术后半年就可以怀孕;如果肌瘤大且数量多,那就需要避孕1~2年,然后争取在肌瘤复发前早日怀孕,怀孕后还要警惕子宫破裂的风险。其实,子宫肌瘤并不可怕,大家不必谈“瘤”色变!发现了子宫肌瘤,不用恐慌,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及时手术,不能因为恐惧手术而耽误治疗,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最后,祝福广大的女性朋友们放下包袱,快乐生活,走向健康!本文由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校编。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妇科肿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等疾病有深入研究。专业重点是妇科肿瘤的防治,包括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管理及治疗。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妇癌根治术、盆底重建术、输卵管再通整形、女性生殖道畸形矫治等。熟练开展的妇科三、四级手术包括:妇癌根治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宫腔镜子宫纵膈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及前后壁修补术、盆底重建手术等。周三上午(省二院体检中心6楼名医园);周一、五上午,周三下午(省二院门急诊综合楼4楼妇科诊室)。-妇科彩超(经腹部)检查意义筛查子宫和双侧卵巢的大小、位置、形状,有无发育异常,有无肿瘤以及肿瘤与子宫、卵巢的关系,子宫腔内有无异物,盆腔内有无异常积液等。注意事项①检查前1小时需饮水-ml,待膀胱充盈后再检查,以小腹微胀、有明显尿意感为佳。②检查时间一般以月经干净后3天左右为宜(特殊情况除外)。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hl/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