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和子宫,相爱相杀

 

盆底本来是个有爱又低调的小伙伴,

一直静静的躺在子宫、

膀胱和直肠下面,

它和韧带一起托住子宫,

让她不会从阴道掉出来。

直到有一天,

子宫有了小宝宝……

她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她压到膀胱让你总想跑厕所,还压迫盆底,让它松弛,同时拉扯着韧带,让它变长甚至断裂。

盆底就像一个吊床,韧带就像挂在树上的绳子,想象一个体重80斤的人和体重斤的人躺在同样的吊床上,哪个吊床更容易坏掉?

妊娠就像是子宫请来一个小胖子攻击你的韧带和盆底,让她在“吊床”上足足躺满10个月,再有弹性的吊床也会松弛啊。

生完娃,子宫和盆底就能重修旧好?现实是关系很可能变得更恶劣,没有经过锻炼的盆底肌肉就像被拉长的橡皮筋,很难复原,难以像以前那样默默地承托子宫。

虽然分娩后可能并不会立刻表现为脱垂,因为损伤程度不同,而且肌肉的损伤有些是可逆的,但是神经损伤就会在脱垂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盆底神经在分娩时也发生损伤,日积月累,盆底只会越来越懒惰,子宫特别会趁机钻空子,一开始你会感觉阴道有异物,随着症状加重,子宫会慢慢从阴道掉出,这就是子宫脱垂。

上一篇提到直肠脱垂——有一种便秘,只发生在女人身上,有小伙伴疑惑:我还没生呢,为什么就有这个症状了?妊娠和分娩只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盆腔器官的脱垂还与年龄及绝经,慢性腹内压增加(长期便秘、咳嗽、肥胖及长期负重)相关。

通过三张图了解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特点:

Nygaard等对位平均年龄在68岁的女性做了子宫脱垂的调查,竟然发现脱垂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每增加10岁,脱垂的风险就增加%。

所以,你会发现脱垂特别偏爱产后女性和中老年女性,尤其是胖胖的,果然是一胖毁所有。虽然知道了这些危险因素,但年龄增长不可避免,该生二胎还是得生,咋办?

积极控制其他因素啊:

1.大肚子不能有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会增加盆底负担,人家怀胎十个月,胖胖的你像怀孕十年,这才叫慢性损伤,肥胖会一点一点侵蚀你的盆底健康,它同时也是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2.防治便秘

尤其产后便秘比较常见,本来盆底就正在恢复阶段,这时便秘无疑是在伤口撒盐,要积极调整饮食,改变排便习惯,防止过度用力。

3.远离重物

我知道你要顶半边天,但千万别在产后逞能,拎个油拎个米,还是交给家里人或者快递小哥哥。

4.运动要适度

剧烈运动,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暂时不要做,尤其是产后有腹直肌分离的女性,选择运动更要注意,但是凯格尔运动总是最该做的那一个。

最好的预防都是积极做点什么

比如下载个软件教你做凯格尔

5.治疗伴发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会加重盆底问题,需要同时治疗。

其实,

最靠谱的首先是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评估,

听医生的建议,

因为有的脱垂是没有症状的,

随着时间推移,

脱垂可能会加重,

症状才会出现。

生活方式对防治子宫脱垂确实很重要,

但是遵医嘱更重要呐。

毕竟,

所有的相爱相杀,

最终都是为了走向幸福。

参考资料:

《女性盆底学》朱兰郎景和

继续阅读:

盆底漫画科普阴道哑铃盆底课程

腹直肌电超声凯格尔训练卵巢保养

坐月子耻骨联合分离产后康复

一图读懂盆底中心子宫内膜薄

进入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hl/7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