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pf/a_4570054.html
蓝天碧洗,白云叠嶂。年7月1日,医院妇产科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编委会支持的“第12届妇产科学新进展学术大会暨华润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妇产科治疗学的保护、修复、补救和重建”,各路名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生殖内分泌、泌尿盆底等妇产科学的新进展。中国妇产科网对本次会议全程报道。
开幕式
会议开始,医院妇产科主任沈铿教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一一进行介绍,并对妇产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沈铿教授
郎景和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郎景和教授予以致辞,他首先介绍华润会议自年创办至今的历史,指出会议始终坚持覆盖妇产科的焦点、难点甚至冷点,突出新进展、新观念、新技术,促进交流和学科发展。今年的主题突出人文观念,强调人文性,遵循规范化、个体化的原则。郎教授希望大家对本次会议内容感兴趣,有所收获,同时感谢一直参会的同道的支持,感谢卫计委、医院领导的指导以及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多年合作与支持。
饶克勤秘书长致辞
中华医学会秘书长饶克勤说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华润会议十二年来一直引领妇产科学界的研究进展,每年都有一本内容丰厚翔实的教材供全国妇产科医务人员学习。中华医学会各学科分会将学习这种经验,编写更多规范权威的教材,制定中国医学的研究进展、临床指南以及临床路径。饶秘书长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与会者取得丰厚的收获。
陈昕煜处长致辞
卫计委科技教育司陈昕煜处长讲到,郎院士对妇产科事业的热爱和全身心奉献深深感染包括她在内的无数人,是“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科学与人文的作风和精神”的最佳诠释。百年协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制度培养出无数大家,是建立全国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制度的重要参考。华润会议已经成为品牌,是继续教育的典范,对医改推动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讲座
郎景和教授:妇科疾病与临床问题的梳理与对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郎景和教授带来的讲座为“妇科疾病与临床问题的梳理与对策”。郎院士指出妇产科学是综合的学科,妇科问题与产科问题难以分舍,又与全身各器官系统互相影响。妇科疾病的表象犹如经纬交错之网络,血、带、块、痛四大症状为之经,儿童及少年时期、青春及生育时期、更年及绝经后时期三大年龄阶段为之纬,要善于分辨和梳理。妇科疾患可划归为畸形、创伤、炎症、肿瘤、功能障碍、与妊娠有关的妇科问题、特殊的妇科问题和妇科急腹症等基本范畴,这种阐述是梳理复杂临床现象的引导。郎教授强调尽管新的科学技术日异月新,但我们要始终或更加重视病史的询问和采集、全身及妇科检查,避免“离床化”倾向。根据妇科疾病的综合特征和“网络经纬”,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可形成清晰的条理化思维和方法,最终制定正确的决策。
刘珠凤教授:子宫肌瘤治疗近况
医院刘珠凤教授与大家分享的是“子宫肌瘤治疗近况”。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发病机制不清,但大量证据证实雌孕激素促使肌瘤生长。对于肌瘤小于12孕周无症状的女性,尤其是近绝经期女性,宜采用期待疗法。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氨甲环酸、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口服避孕药、曼月乐和GnRHa等,新型药物如GnRH拮抗剂、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与观察。除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的外科手术外,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溶解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和子宫内膜消融术也时有应用。
刘俊涛教授:子宫颈内口环扎术
医院刘俊涛教授的讲座是“子宫颈内口环扎术”。宫颈功能不全目前发病机制不明,诊断较为困难。刘教授对标准的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即改良的McDonald术和Shirodkar术式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解剖局限性无法施行补救或应用经阴道环扎术失败导致孕中期妊娠丢失时,也可使用经腹宫颈环扎术。研究证实非孕期和孕期施行宫颈环扎术均安全有效。目前认为腹腔镜下子宫峡部环扎术成功率高于经阴道环扎术,但前者能否成为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标准术式尚待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
宋磊教授:妇科手术的瘘与漏——泌尿系副损伤
医院宋磊教授与大家分享的是“妇科手术的瘘与漏——泌尿系副损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能量器械的广泛应用,妇科手术瘘与漏的发生也越来越常见。此次讲座主要集中于泌尿系瘘的处理。膀胱阴道瘘因尿液持续流经瘘口,很难自行愈合,大多数需行手术修补,目前常用经阴道、经腹或经腹阴道联合修补三种方式。其中经阴道修补创伤小、更微创、成功率高,是更适宜的方式,根据分离阴道粘膜的方向分为离心法和向心法。输尿管损伤后果严重,一旦发现,必须尽早处理,不能等待。若输尿管已结扎切断,应切除损伤部位,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法。最后宋教授强调手术并发症的产生与手术直接相关,要以预防为主,我们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原则,术中仔细操作,正确分离解剖层次,及时发现损伤并修补。
冯凤芝教授:妇产科术后体表切口的窦道和瘘管
医院冯凤芝教授带来题为“妇产科术后体表切口的窦道和瘘管”的讲课。该讲座主要从体表切口的窦道和瘘管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和预防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窦道和瘘管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及同时存在的其他因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染料注入明确位置;基本治疗在于清创引流及窦道切除。根治性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瘘管,重塑脏器的完整性和无张力关闭瘘口,甚至为保证瘘口周围软组织血供良好,必要时可采用皮瓣移植。
史宏晖教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医院史宏晖教授的讲课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与治疗”。流行病学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中就可能有1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国际尿控学会将OAB定义为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常合并尿频和夜尿的一组症候群,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重叠。目前OAB病因尚未明确,诊断有赖于患者的主诉,神经系统及盆腔检查是必需的,尿液常规检查、残余尿测定、排尿日记等辅助检查也有帮助。尤其注意的是应排除其他病理情况,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处理总则是去除原发病,改善症状,采取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为主,手术治疗应掌握严格适应症,避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何方方教授:更年期抑郁的诊断和治疗
医院何方方教授为大家带来“更年期抑郁的诊断和治疗”的讲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处于激素波动阶段,更年期女性是焦虑、抑郁的好发人群。抑郁症造成社会功能下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然而由于抑郁具有隐匿性,临床医师对抑郁认识不足,医疗模式的单一性和患者对抑郁的错误认识,抑郁率识别率低。当遇到反复就诊,经常抱怨躯体各种慢性疼痛或工作压力大,或生活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医生需警惕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可能。何教授将自己的诊断技巧总结为望、闻、问、切。更年期抑郁的治疗原则是依据患者所处时期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
朱兰教授:压力性尿失禁术前后评估及并发症防治
医院朱兰教授进行的讲座是“压力性尿失禁术前后评估及并发症防治”。压力性尿失禁(SUI)术前特殊检查主要有尿垫试验、压力试验、指压试验、棉签试验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要进行这些检查,比如指压试验、棉签试验对中段尿道悬吊术并不是必要的。中段尿道悬吊带术是SUI手术治疗的一线方法,朱教授详细介绍了第一代悬吊带术(耻骨后路径),第二代悬吊带术(闭孔路径),强调这种命名并不意味着第二代优于第一代,而是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后的评估应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改善。当出现新发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后并发症,可采取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和盆底物理治疗,如无改善,松解吊带。
郁琦教授:人工绝经后激素补充疗法
医院郁琦教授讲解的主题是“人工绝经后激素补充疗法”。自然绝经之前,由人工干预的方法导致双侧卵巢功能丧失,即人工绝经。人工绝经与自然绝经激素补充疗法(HR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相同。HRT具体方案包括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和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用药。应用HRT之前应考虑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分级、分期,激素受体等因素,权衡利弊,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结合原发病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郁教授引用目前权威的文献指出恶性肿瘤治疗后使用HRT前需要权衡益处与刺激肿瘤生长和复发的危险性。
邓成艳教授:生育能力低下与处理
医院邓成艳教授的讲座是“生育能力低下与处理”。低生育力通常指各种程度的生育力下降。男性不育主要由睾丸前因素、睾丸因素和睾丸后因素导致。女性生育力低下主要与排卵异常、卵巢储备能力降低、输卵管异常等因素相关。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帮助不育夫妇妊娠的最终方案,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邓教授用生动的比喻和诙谐的口吻,对AI和IVF-ET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与处理事项等予以详细解说,这对在座的妇产科大夫是一次绘声绘色的生殖医学科普。
孙爱军教授: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
医院孙爱军教授与大家的分享话题是“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孙教授以一封饱受围绝经期症状困扰的患者来信,引出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的相关问题。通过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对严重绝经症状或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者,如无禁忌情况应提倡HRT。临床上需根据是否有子宫、年龄、卵巢功能衰退情况和危险因素等予以个体化方案的治疗,尤其随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最后孙教授对如何处理HRT过程中出现阴道出血、乳腺胀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吴鸣教授: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
医院吴鸣教授的讲座是“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体神经对机体器官的支配受意识控制,而自主神经对器官功能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吴教授首先运用图像生动展示了盆腔神经的解剖结构,并详尽阐述膀胱、子宫和阴道、结直肠的基础神经生理。妇科肿瘤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自主神经的损伤,主要环节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时的腹主动脉丛、骶前淋巴结切除时的上腹下丛、切断宫骶韧带时的腹下神经、处理主韧带时的盆腔内脏神经和处理膀胱宫颈或阴道韧带时的下腹下神经。
孙大为教授: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预防出血和止血问题
医院孙大为教授带来“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预防出血和止血问题”的讲座。一般认为术中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达到需要输血的出血状态(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减少20g/L),可认为是术中出血。腹腔镜下止血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孙教授分别介绍了腹腔镜术中腹壁、脏器血管、腹膜后大血管出血和脏器创面渗血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处理以及预防。此外,利用止血药物的不同机制,尽量做到有预见性地提前使用,也是止血的辅助手段。
冷金花教授:妇科手术后粘连的发生及相关临床问题
医院冷金花教授的讲座是“妇科手术后粘连的发生及相关临床问题”。粘连是手术大夫始终面临的问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妇科手术粘连发生率55-%,手术分离粘连后再粘连发生率为85%。粘连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与腹膜损伤和出血相关,其高危因素有手术复杂程度、术中腹膜损伤和腹腔内置入异物等。目前国际尚无公认的粘连的分类和评分标准。就现有的文献总结,冷教授认为不能单纯依赖手术技术改善粘连的形成,还需要结合使用防粘连制剂。
金力教授:瘢痕子宫与妊娠
医院金力教授为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瘢痕子宫与妊娠”。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瘢痕子宫,尤其是剖宫产瘢痕子宫再妊娠的风险是我国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CSD)。非孕期评估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可通过子宫碘油造影、子宫超声造影、经阴道子宫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而非孕期只有阴道超声一种方法。子宫瘢痕妊娠(CSP)指妊娠着床再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金教授对孕早期、中晚期CSP的处理分别予以阐述。胎盘植入和瘢痕妊娠有共同的病理学,CSP继发的胎盘植入发生大出血,以至于需行子宫切除的风险极高。此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腺肌瘤术后、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后的妊娠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樊庆泊教授:伤口愈合及问题的处理
医院樊庆泊教授进行了“伤口愈合及问题的处理”的讲课。创伤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医学课题。手术部位感染(SSI)不但包括手术切口(皮肤至深部软组织),亦包括器官/间隙感染。SSI是常见外科感染,医院感染病例的37%,带来临床和经济的负担。然而目前尚无术中预防SSI的有效措施,其风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SSI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污染(无菌术)、减少污染的影响和改善机体防御功能。伤口处理包括清创术、引流和辅料,对SSI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张震宇教授:盆腔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病特点与预防
首都医科医院张震宇教授带来的讲座是“盆腔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病特点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术后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我国由于缺乏对VTE危害性的认识,尚未制定相应预防规范。DVT目前主要由血管加压超声检查诊断,其被誉为无创血管造影术,已逐渐取代静脉造影。特别需要重视的是,DVT患者出现高比例PE。张教授通过团队研究的结果认为:VTE多发而少见;DVT与PE是凝血功能异常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特别地,张教授团队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中国妇科盆腔手术后DVT预测模型。
谭先杰教授:女性生殖器官的移位与移植
医院谭先杰教授的讲座是“女性生殖器官的移位与移植”。谭教授主要介绍了卵巢功能保存和子宫移植方面的进展。卵巢功能保存主要包括卵巢移位、胚胎/卵子/卵巢组织冻存、卵子冻存、冻融卵巢组织的再利用和卵巢组织体外培养等,各具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子宫性不孕因我国不允许代孕,子宫移植逐渐被纳入考虑范围。从年沙特阿拉伯全世界第一例人类子宫移植的报道,到年瑞典报道第一例人类子宫移植后成功分娩的病例,人类在子宫移植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我国也在年11月由医院陈必良教授研究团队完成首例人子宫移植。总的说来,与胚胎冻存技术成熟和卵巢移位简单易行相比,子宫移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未来的进一步探索。
主持风采精彩花絮明日会议预告明天中国妇产科网将继续为大家全程报道华润会议,讲课内容将主要集中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与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案,BRCA基因的精准研究与应用等,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hl/1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