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60秒快报:
1、很多宝妈都听说过胎心监护,可是却有很多人都没有做过这个产前检查项目。一般来说,胎心监护一般在孕晚期36周左右做,没有特殊情况,之前一般不做胎心监护。正常妊娠从怀孕第37周开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
2、有些宝妈可能会问,每次产检,医生都会顺便听听胎心,这个是不是就是胎心监护呢?其实那不是胎心监护,只是医生检查胎心率是否正常罢了。
3、关于胎心监护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孕妈在做胎心监护之前,可以先吃点东西,这样可以刺激胎宝宝动得更多,检测结果也能更准确一点;另外要选择一天中胎动最频繁的时间段进行胎心监护,避免有的时间段宝宝在睡觉,所以做的不稳定。孕妈在做监护之前最好清空膀胱,因为可能要在胎心监护仪旁待上半个小时哦!
孕后期,有一项检查非做不可!32岁的李女士已经怀孕38周了,刚做了例行产检,各项指标都正常。但是考虑到她的月份已经较大了,随时都有分娩的可能,所以医生建议她做一下胎心监护,李女士觉得自己各方面指标都正常,就没必要再花钱做这项检查了,医院的建议。
回家后腹中胎儿的活动量明显减少,李女士认为这是孕后期的正常状况,也没太在意。两天后,李女士感觉腹部有坠胀感,医院检查,检查时发现胎儿已经没有胎心了。随后李女士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自责中···
医生解释到,B超很多时候很难发现胎儿的潜在宫内窘迫等危险情况,而胎心监护则可以动态的检测出胎儿的胎心和活动量,从而给出科学的医学判断。一般来说,胎心监护一般在孕晚期36周左右做,没有特殊情况,之前一般不做胎心监护。正常妊娠从怀孕第37周开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具体怎么做?胎心监护需要专门的仪器,也有单独的房间。胎心监护一般时间在20分钟左右,对准妈妈没有任何损伤,所以不用担心哦。做胎心监护时,宝妈们坐在椅子上或采用半卧姿势,用一两根带子将仪器固定在肚子上,然后护士启动仪器,进行监测即可。在胎心监护的过程中,如果宝宝有持续活动,妈妈需要按下自己手中的按钮。
胎心率异常提示:
胎儿正常的心率是在次/分~次/分之间,妊娠超过40周后,胎儿成熟,胎心有时也可低于次/分,但是很少低于次/分。
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次/分或60次/分,就表明胎心率是异常的。胎心监护仪的家庭应用已较为普及,在胎心监护时,发现有胎心图形有异常,也常常用来表示胎心异常。
什么人需要做胎心监护检查?
所有孕妇在37周后都会进行胎心监护,但如果你有以下任一情况,那么胎心监护对你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1、孕妇有糖尿病史,并且在进行胰岛素治疗。孕妇血压高,或有其他可能会影响孕期健康的疾病。
2、胎宝宝比较小,或者发育不正常。
3、胎宝宝比平时胎动少了。
4、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
5、孕妇曾做过胎儿外倒转术等来纠正胎位,或者在孕晚期做过羊水穿刺。
6、已经过了预产期,医生想看看胎儿的具体情况。
7、以前曾在孕晚期出现过滑胎、流产等情况的。
胎心监护的时间及频率
如果你孕期一切正常,建议从怀孕第37周开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但如果你有妊娠并发症,可能根据情况从怀孕第28~30周就要开始做胎心监护了。满九个月后的常规胎心监护是一周一次,每次必须连续二十分钟无间断的监听。
胎心监护的目的
胎儿心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变化所形成的监护图形的曲线,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
如何查看胎心监护结果?
满分10分说明胎儿近一周内在宫内情况良好,无缺氧的指征。若是7至8分说明胎儿可疑缺氧,7分以下说明胎儿宫内缺氧。若是见胎动时,胎心率下降明显,静止时,胎心恢复正常,怀孕存在脐带绕颈等情况。(下图)
格子横向代表时间,竖向达表次数。上一排图普代表胎心率的走向,下一排图普代表宫腔的压力。(下图)
在胎心监护的20分钟内,胎心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速度基线,在~次/分钟,,并且宝宝至少有两次在活动时胎心率加快,比休息时胎心率每分钟至少快15下,每次持续至少15秒,那么胎心监护结果就是正常的,或者叫“胎心监护反应型”。
如果宝宝活动时胎心率没有加快,或者40分钟内一次也没有动,那么结果就是“无反应型”。胎心监护无反应型不表示情况就一定不正常,你可能需要在1小时后再重做一次,或者做别的检查,比如胎儿生物物理评估或宫缩应激试验,做完后由医生给出最终判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