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

 

简介

足太阳膀胱经,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折叠循行路线

1.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

2.分支

巅顶部的分支:从头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

巅顶向后直行分支:从头顶下行(至脑户穴)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天柱穴)。

下分为两支:

其一,沿肩胛内侧(大杼穴始),夹脊旁,沿背中线旁一寸五分,下行至腰部,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下属膀胱,再从腰中分出下行,夹脊旁,通于臀部,经大腿后面,进入胭窝中。

其二,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沿背中线旁三寸下行,过臀部,经过髋关节部(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胭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面(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至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折叠中医应用

联系脏腑: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鼻衄,头痛,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病机分析: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发热,鼻塞,鼻衄;膀胱经之脉上额交巅络脑,邪气随经上逆则头痛;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下行项后,一支挟背抵腰,下行经股入奈窝,一支循背下行,至奈窝后又下行,至外踝折向前,至足小趾,经气不利,则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膀胱气化失司,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强、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

常用腧穴,左右67穴。

折叠该经脉腧穴[1]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郄、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穴。

睛明[经穴]

: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①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②胬肉攀睛,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③急性腰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五脉之会穴

攒竹[经穴]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①眉棱骨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②呃逆。③腰痛。④膈肌痉挛。

:足太阳膀胱经穴

眉冲[经穴]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疏风清热,清头明目。

:①头痛,眩晕,鼻塞。②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穴

折叠曲差[经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①头痛,鼻塞,鼽衄。②目视不明。

:足太阳膀胱经穴

五处[经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①头痛,头晕。②中风偏瘫。③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光[经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头晕目眩。

:足太阳膀胱经穴

折叠通天[经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疏风清头,通利鼻窍。

:①鼻塞,鼻中瘜肉,鼻疮,鼻渊,鼻衄。②头痛,目眩。②中风偏瘫,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穴

络却[经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耳鸣。

:足太阳膀胱经穴

玉枕[经穴]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疏风清头,通经活络,通窍明目。

:①头项痛,目视不明。②鼻塞。③脚癣。

:足太阳膀胱经穴

天柱[经穴]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之外缘后发际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①头晕,目眩。②头痛,项强,肩背痛。③鼻塞,咽喉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大杼[经穴]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祛风解表,疏调筋骨,宣肺降逆。

:①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关节痛)。②发热,咳嗽,头痛鼻塞。

:足太阳膀胱经穴

:八会穴(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风门[经穴]

: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宣肺解表,疏风清热。

:①伤风,咳嗽。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肺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足太阳膀胱经穴

:肺的背俞穴

厥阴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通心脉,宽胸理气。

: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牙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心包背俞穴

心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宽胸。

: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咳嗽,吐血。③失眠,健忘,癫痫。④梦遗,盗汗。

:足太阳膀胱经穴

:心的背俞穴

督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理气宽胸

:①心痛,胸闷。②胃痛,腹痛。③咳嗽,气喘。

:足太阳膀胱经穴

膈俞[经穴]

: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宽胸降逆,理血化淤,调气补虚,调和脾胃。

:①急性胃脘痛,呃逆,噎膈,便血。②咳嗽,气喘,吐血,骨蒸盗汗。

:足太阳膀胱经穴

:八会穴(血会)

肝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潜阳熄风。

:①胁痛,黄疸。②目疾,吐,衄。③癫狂,脊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肝的背俞穴

胆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调和脾胃。

:①黄疸,口苦,胁痛。②肺痨,潮热。

:足太阳膀胱经穴

:胆的背俞穴

脾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健脾利湿,益气和中。

:①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②水肿。

:足太阳膀胱经穴

:脾的背俞穴

胃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理气和胃,化湿消滞。

: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足太阳膀胱经穴

:胃的背部俞穴

三焦俞[经穴]

: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通利三焦,疏调水道。

:①水肿,小便不利。②腹胀,肠鸣,泄泻,痢疾。③膝关节无力。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三焦背俞穴

肾俞[经穴]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①遗尿,小便不利,水肿。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③耳聋,耳鸣,咳嗽,气喘。④中风偏瘫,腰痛,骨病。

:足太阳膀胱经穴

:肾的背俞穴

气海俞[经穴]

: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培元益气,强壮腰膝。

:①腹胀,肠鸣,痔漏。②痛经,腰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大肠俞[经穴]

: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通肠利腑,强壮腰膝。

:①腹胀,泄泻,便秘,痔疮出血。②腰痛。③荨麻疹。

:足太阳膀胱经穴

:大肠背俞穴

关元俞[经穴]

: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壮阳补肾,调理下焦。

:①腰骶痛。②腹胀,泄泻。③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

:足太阳膀胱经穴

穴位名称:小肠俞[经穴]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一骶后孔

:通肠利腑,清热利湿。

:①腰骶痛,膝关节痛。②小腹胀痛,小便不利。③遗精,白带。

:足太阳膀胱经穴

:小肠背俞穴

膀胱俞[经穴]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通调膀胱,清热利湿。

: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脊强痛,腿痛。③泄泻,便秘。

:足太阳膀胱经穴

:膀胱背俞穴

中膂俞[经穴]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清利下焦,益肾壮腰。

:①泄泻。②疝气,腰脊强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白环俞[经穴]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温补下元,调理气血。

:①遗精,白带,月经不调,遗尿。②腰骶疼痛,疝气。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上髎[经穴]

:在骶部,当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②遗精,阳痿。③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次髎[经穴]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第二骶后孔处

: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①遗精,阳痿。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中髎[经穴]

: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①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利,便秘,泄泻。②腰骶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下髎[经穴]

:在骶部,当中髎内下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①腰骶痛,小腹痛。②小便不利,带下。

:足太阳膀胱经穴

会阳[经穴]

: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①大便失禁,泄泻,便血,痔疾。②阳痿。③带下。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扶[经穴]

: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疏经活络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足太阳膀胱经穴

殷门[经穴]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疏经活络,壮腰脊,强筋骨。

:腰痛,下肢痿痹。

:足太阳膀胱经穴

浮郄[经穴]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舒筋利节

:腘窝部疼痛、麻木或挛急。

:足太阳膀胱经穴

委阳[经穴]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舒筋利节,通利水道。

:①腰脊强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②腿足拘挛疼痛,痿厥。

:足太阳膀胱经穴

:三焦下合穴

委中[经穴]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舒筋利节,清热解毒。

:①腰脊疼痛,腘筋挛急,半身不遂,下肢痿痹。②丹参,皮疹,周身搔痒,疔疮,发背。③腹痛吐泻。④遗尿,小便不利。

:足太阳膀胱经穴

:合穴

附分[经穴]

: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手、足太阳之会穴

魄户[经穴]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养阴清肺,平喘止咳。

:①咳嗽,气喘,肺痨。②项强,肩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膏肓俞[经穴]

: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养阴清肺,补虚益损。

:①肺痨咳嗽气喘,纳差,便溏,消瘦乏力。②遗精,盗汗,健忘。③肩背痠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神堂[经穴]

: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宽胸理气,宁心通络。

:①心痛,心悸,失眠。②胸闷,咳嗽,气喘。③肩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譩譆[经穴]

: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养阴清肺,疏风解表,活血通络。

:胸痛引背,肩背痛,咳嗽,气喘,目眩,目痛,鼻衄,热病无汗,疟疾

:足太阳膀胱经穴

膈关[经穴]

: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和胃降逆,宽胸利膈。

:①饮食不下,呃逆,呕吐。②脊背强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魂门[经穴]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①胸胁胀满,呕吐,泄泻。②背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阳纲[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调理肠胃。

:①黄疸,腹痛,肠鸣,泄泻。②消渴。

:足太阳膀胱经穴

意舍[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健脾和胃,化湿消滞。

: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足太阳膀胱经穴

胃仓[经穴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①胃脘痛,腹胀。②小儿食积。③水肿。

:足太阳膀胱经穴

肓门[经穴]

: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化滞消痞,化坚通乳。

:①腹痛,便秘。②痞块,乳疾。

:足太阳膀胱经穴

志室[经穴]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补肾益精,通阳利尿。

:①遗精,阳痿。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胞肓[经穴]

: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疏通下焦

:①尿闭,阴肿。②腰脊痛。③肠鸣腹胀。

:足太阳膀胱经穴

秩边[经穴]

: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疏通下焦,强壮腰膝。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足太阳膀胱经穴

合阳[经穴]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疏经活络,祛风除湿。

: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疝气。③崩漏。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筋[经穴]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疏筋活络,通肠提肛。

:①痔疾。②腰腿拘急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山[经穴]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舒筋活络,理肠疗痔。

:①痔疮,便秘。②腰腿拘急疼痛。③脚气。

:足太阳膀胱经穴

飞扬[经穴]

: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散风解表,疏经活络,清热利湿。

:①头痛,目眩,鼽衄。②腰腿疼痛无力。③痔疾。

:足太阳膀胱经穴

:络穴

跗阳[经穴]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①头痛,头重。②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阳蹻脉郄穴

昆仑[经穴]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键之间的凹陷处

: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①急性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④小儿惊风。

:足太阳膀胱经穴

:经穴

仆参[经穴]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疏经活络,舒筋健骨。

: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穴

申脉[经穴]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疏经活络,宁心安神。

:①痫症,癫狂。②失眠,足外翻。③头痛,项强,腰腿痛。④眼睑下垂。

:足太阳膀胱经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蹻

金门[经穴]

: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疏经活络,宁神熄风。

:①癫狂,痛症,小儿惊风。②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郄穴

京骨[经穴]

: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宁神清脑。

:①头痛,项强,目翳。②腰腿痛。③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穴

:原穴

束骨[经穴]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腿痛,肛门痛

:足太阳膀胱经穴

:输穴

足通谷[经穴]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疏经活络,散风清热。

: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癫狂。

:足太阳膀胱经穴

:荥穴

至阴[经穴]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疏风清热,矫正胎位。

:①胎位不正,难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足太阳膀胱经穴

:井穴盛大夫招生啦,赶快报名吧,毕业颁发健康管理师证书,中医特色调理师证书,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打造有用人才。让健康走进千家万户。张老师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zz/4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