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络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治病之理,中医认为:此处疼痛则是此处不通、阻塞产生疼痛,彼处疼痛则是彼处不通、阻塞产生疼痛,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将不通之病区、部位打通则疼痛消除。所以,在临证中,经脉不通则疏通经脉,血脉不通则活血祛瘀,气机不畅则调整气机,运化失调则疏调肠胃等等。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解身体各处疼痛是由哪条经络引起的:
1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循行于人体正面及下肢前外侧面。
症候: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
2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循行于胸腹部及下肢内侧面。
3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窝。
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4足太阴脾经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5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6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医院经络治疗特色科室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