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与美国泌尿肿瘤学会(SUO)公布了年最新版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诊治指南。在指南中,特别提到了蓝光膀胱镜(bluelightcystoscopy,BLC)的应用对NMIBC的诊治优势。那么什么是BLC,它的适应证,优缺点有哪些,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如何呢?
背景
膀胱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全球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名,死亡名。在我国,膀胱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15年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中75%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包括Ta,T1和Tis。Ta、低级别的膀胱肿瘤预后良好,虽然5年复发率可达到50%,但一般不发生浸润或转移。与此明显不同的是T1,高级别或合并Tis的膀胱肿瘤,患者5年复发率高达50-90%,其中20-30%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肿瘤甚至出现转移。
众所周知,膀胱镜检查是膀胱肿瘤诊断,治疗及术后监测随访的最重要方法,但对于一些扁平病变及微小的乳头状病变,膀胱镜可能会将肿瘤遗漏或误诊。因此,如何改进传统的普通白光膀胱镜(WLC),增加膀胱肿瘤病变的检出率,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以及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进展率成为目前NMIBC诊治上的重点和难点。
蓝光膀胱镜的适应证和效果
BLC即荧光膀胱镜(fluorescencecystoscopy)或光动力学诊断(Photodynamicdiagnosis,PDD)是通过向膀胱内灌注光敏剂,如:5-氨基酮戊酸(5-ALA)或Hexaminolaevulinate(HAL),产生的荧光物质能高选择的积累在新生的膀胱粘膜组织中,在激光激发下病灶部位显示为红色荧光,与正常膀胱粘膜的蓝色荧光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发现WLC难以发现的小肿瘤、发育不良或原位癌,从而可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的NMIBC诊治指南就指出,BLC可以较WLC将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提高20%左右,对怀疑有膀胱原位癌或尿细胞学检查阳性而WLC检查正常时,推荐使用BLC替代膀胱随机活检做检查(推荐等级为B)。
一项大型RCT研究发现,使用HAL为光敏剂的BLC较WLC显著降低NMIBC的术后复发率约9%,并能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约7个月。一项综合了9项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使用HAL为光敏剂的BLC较WLC显著降低NMIBC的术后1年复发率约10%,并且这一结果不受患者肿瘤分期(Ta,T1或Tis),肿瘤初发或复发的影响。
基于既往指南及近年研究成果,AUA及SUO的NMIBC的最新诊治指南推荐,所有NMIBC(不仅是Tis),进行TURBT时,医生应该使用BLC以增加膀胱肿瘤的诊断率和降低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推荐等级为B)。从中可以看出,该指南较既往其他指南把BLC的价值和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提高。
蓝光膀胱镜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在我国,临床上应用BLC诊治膀胱肿瘤的时间并不短,最长的中心已有15年以上的应用经验,临床效果得到了认可,中华泌尿外科学会(CUA)膀胱癌诊治指南已将BLC的应用写入指南。我国临床上使用的BLC多数以5-ALA为光敏剂,虽然其化学结构与HAL非常相似,但后者的荧光量确是5-ALA的四倍。因此,目前欧美等国只批准HAL应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治。此外,BLC检查需要提前1-3小时将光敏剂灌入患者膀胱并保留,流程上较WLC复杂,同时少数患者可能会有光敏剂副反应如膀胱刺激症状。最后,BLC检查时需要有特殊的激发光源系统(如D-light)。目前BLC在我国的使用医院,尚未在全国广泛开展。
BLC的另一不足之处是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不如WLC,膀胱炎症、近期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物均会导致假阳性结果,AUA及SUO指南认为近期有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需要将BLC延期三个月检查,这样可以降低假阳性的几率。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白殿传染吗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dwh/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