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元气

 

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上古之

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

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人的一生了。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

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岁。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

的记载惊人的一致。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

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

分之一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

呢?当然是阴气。

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经常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

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这一点,我们的先人

早在几千年前就帮我们指出来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不

善养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饮料那样没有节制。喝酒喝多了以后,既伤人

的精神,又伤人的脏腑和血脉。还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

式当成正常的,深陷各种健康误区而浑然不觉。比如,醉酒之后入房

纵欲,伤于酒又劳于色,只贪图一时的欢欣,而肆意地纵欲妄泄,不

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气。另外,像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

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导致人们半百而早衰,疾病缠身而不能终其天年!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活

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什么意思

呢?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但我觉得

这还说得不够,依我看,任何时候我们都还要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

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要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

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养生就是养阳气

现在,有很多病比较难治,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获得好的疗效,如

何才能迅捷地解除这些疑难杂症,这成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难题。直

到有一天重新研读《黄帝内经》,才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玄

机。

这个玄机就是固护阳气。《黄帝内经》中的《生气通天论》篇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

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

物生,阳去则物死。”正是这两段话使我悟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

谛,困扰多年的难题一下子豁然贯通了。原来,人的生命全在“阳气”

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

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医药才有用武之地。

养生,就是养阳气。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

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

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

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

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们侵入人体后,

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

其他病变。然而,同在六淫邪气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

有的人不生呢?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

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

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

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

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

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为什么有的人能逃

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

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所以,那些身患各

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

都是由于阳气不盛,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

成。

产生疾病的原因,在人体外有六淫,在人体内则有七情,就是: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

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五脏的病变很多都是由于情绪波动产生的。人的情绪在什么时候波动最大呢?还是在阳气不足的时候。阳

气充足的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悲观绝望,忧思绵绵。所以,

把阳气升提起来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改观,所谓“七

情”产生的病,也都会统统离我们远去。即使偶尔不慎生病,人体的

自愈功能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我们的身体修复如初。

还有,所谓衰老,就是阳消阴长而已。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

通过努力却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

当人活到天年的时候,死亡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大解脱、

大欢喜。

总而言之,只要阳气足,我们就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

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

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

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

判断“体内有湿”的简易方法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

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为什么以前仅仅

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

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

很多人的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

了川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人体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

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

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

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

敌人特别狡猾,更难对付。

湿是无孔不入的。湿邪伤人时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

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

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

了。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

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

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

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

康问题……

有病之人的体内,肯定是顽固的湿邪在作祟;貌似健康的人体内,

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

呢?

最便捷的方式,还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

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

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

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

百病蜂起。

再者,还可以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

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说真的,现在像如

此健康人的大便还真不多见,多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便颜色成为深绿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

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

为什么成形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

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现在反以肉食为主了,荤素搭配极不合理,长期

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

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

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

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

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

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

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看舌观指,辨证养生

我们养生保健要因人而异,但也并不是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养生

之道。怎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属于自己的养生方案呢?有一

个基本点,就是辨寒热。这一点,我们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寒性

体质的人比较怕冷,喜欢温热的饮食,热性体质的人怕热,喜欢凉性的饮食,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适就可以了。此外,不

管是寒性体质的人还是热性体质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体内的环境还

会发生变化,有时是偏寒,有时又偏热,这就要求我们经常留意观察

自己体内的寒热情况,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这里有两种简单的方法。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不妨抽出宝贵的一秒钟,看看

自己的舌头。中医里讲: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它能敏感地反

映出人体寒热。如果体内寒热均匀,那么,我们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而

润泽的,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

舌苔过于白,滑而湿润,那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

厚、发黄带腻,那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头赤红无苔,那说明体内

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了。

还有一种方法,更为简单适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正常

的月牙占整个指甲盖的1/5左右,如果远远不及1/5,那说明我们体

内有寒,如果远远超过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热。正常的月牙应该

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健康。每个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出现月牙,但是,

它们的含义却不一样。一般来说,健康之人的拇指和中指应该出现月

牙。拇指通于肺,中指通于心,这两个指头上的月牙正常,就说明我

们的身体寒热比较适中,不会有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小指上一般没有

月牙,如果出现月牙,说明肾中有热。当然,也有人说:“我10个手

指头都没有月牙。”这还得区别看待,如果是从小没有,这说明你是

寒性体质;如果是以前有现在没有,那说明你体内寒气较重,平时需

要多做祛湿的工作了。抱住健康,万病皆除

现在,我们一般人的身体都缺乏适量运动,所以更应该通过卓有

成效的运动方式来把身体调理好。但“没时间锻炼”和锻炼后效果不

明显的原因把很多人锻炼身体的信心减弱了,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

一种简单易学又不占时间且效果特别快、特别好的方法,这个方法我

自己每天就在用。

然谷是开胃的大功臣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伤心、生气、紧张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不想

吃东西,感觉不到一点饿,这是一种病理反应,因为这个时候,人的

脾胃功能很弱,胃气消耗也往往比平时更大。越不吃,脾胃更没有东

西可以运化成气血,身体就会更受损,这时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

是开胃,让人产生饥饿感。有了饥饿感,就说明肠胃已开始恢复了正

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没有饥饿感,他们早饭一般不吃,中午12时吃午饭,

晚上要么在家里要么去餐馆跟朋友同事大吃一顿。饮食如此不规律,

久而久之,脾胃不出问题才怪。如何改变这种习惯呢?最好的办法就

是让人产生饥饿感,使人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就马上想吃饭。只有让饥

饿感正常,肠胃才能恢复应有的敏感。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暴饮暴食,吃多了,撑得不行,怎

么办?老人有病,小孩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办?回答都

是一样的:要赶紧想办法让他们的身体产生饥饿感!

然谷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在我们的脚内侧,足弓弓背中

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骨节缝隙,这就是然谷穴。“然”字就

是“燃”的本字;“谷”表示这个穴的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间,这

个位置精气埋藏得特别深。之所以叫“然谷”,也就是有火在人体深

深的溪谷中燃烧的意思。这是前人的解释,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但

我觉得还没能解释完全。因为,穴位的名称具有多义性,应该把其所

有的意义加起来,才能完美地使用这个穴。

在我看来,然谷,也就是“燃谷”,还有“燃烧谷物”的意思。

谷物就是我们吃进胃里的食物,燃烧就是消化。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

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

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

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推拿然谷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

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

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

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

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

可以同时进行。

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我告诉您,针灸里有“补”和“泻”的手法,推拿也一样。一般来说,快速的、强烈的刺激为泻法,柔和的、

缓慢的刺激为补法。一个穴位,用补法与用泻法进行推拿,效果是不

一样的,甚至相反。我们对然谷这个穴,用的是泻法。要把这个手法

做对,才有明显的效果,不然,如果只是随便按一按、揉一揉,效果

虽说仍然会有,但就要大打折扣了。

还有朋友要问了,重复按10~20次,到底是10次还是20次呢?

那就要看您是否按到火候了。当您感觉酸胀感越来越难以退去,最后

再也不退的时候,火候就算到了。这也是检测您这套开胃推拿动作做

得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准,做得到位,10次就足够了,做得不到位,

20次以上恐怕也不行。当然,即使没到火候,效果总还是会有一些

的。

推拿然谷后,我们会很快感到嘴里唾液腺兴奋,唾液分泌得多了。

20分钟后,人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候,可以吃东西了。不过这时千

万不要暴饮暴食,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平常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和

素来胃口不好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物壮则老”,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度,

人生如此,养生亦如斯!

颈椎、腰椎有病,后溪穴百用百灵

以前,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20~30

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

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

光临了。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

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

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

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

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

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

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

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

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

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

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

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

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

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

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

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

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

好方法。

承山灭顽湿

第一次见识承山穴的神威,还是我在学校学中医的时候。当时,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教室在地下室里,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问题出来了,我感觉两腿像灌了铅似的,不想动,身上很疲倦,脑袋

也感觉大了、木了,昏昏沉沉地抬不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一

次下课后,班上有个同学,是北京当时一位著名推拿接骨专家的孙女,

她对我说:“你怎么啦,天天上课就睡觉?”我就把这种难受的感觉

告诉了她,这位同学很热心地说:“我来帮你看看吧!”她让我站了起

来,蹲在我身后,把住我的小腿,双手拇指各按住我小腿肚子下方正

中的一个部位,猛然用力,我当时感觉身上像触了电似的,一阵剧痛,

不由得大叫一声!等缓过神来后,一下觉得自己头脑清醒了,也有精

神了,腿脚也利索了,一切毛病消失于瞬间。我高兴坏了,赶忙问这

是什么绝技,她说:“没什么啊,只是给你点按了一下承山。”学医后,

结识了很多高人,再加上自己在临床上的经验,我慢慢悟出了承山穴

的神奇。当时身上出现那些毛病,主要是因为一天到晚处在地下室那

样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感受了湿邪,再加上学习任务重,心理的疲劳

又带来了身体的紧张。疲劳加上湿邪,人就丧失精神了,好比绵绵秋

雨中的树,枝叶低垂,有气无力。而承山穴正好有缓解疲劳和驱除湿

气的功效。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

山穴就在人字中间。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功效呢?顾名思义,承山就是

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们的人体,人站着的时候,小腿肚子会紧张,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的受力点。人体这一

百来斤,全落在这一点上。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承受的压力,

每个人又要承受学习、生活、工作的压力,这些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

都是无形的山,压力在身上背久了,就会使人感到累,让人疲劳不堪。

这种压力,承山穴最会帮人承担,所以说,它是一个为人扶危解难的

穴位,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山”,只要轻轻按压承山,它都会挺身

而出,义务帮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双承山配双肩井,治疗由疲劳引起的腰酸腿

疼,有很好的效果。下班累了的时候,我也会用这两对穴位,为自己

消除疲劳。

承山穴是我迄今为止发现的祛除困扰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顽症—

—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

是为什么呢?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

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

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

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

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

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

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另外,游泳的时候,一些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这是因为人在水

里感受了寒湿之邪,这时,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状就会缓

解或者消失。按压承山穴,是有讲究的。前面说的那位同学帮我按压承山穴,

手法相当狠,因为要用来帮我发汗、治病,所以不得不用这样的重手

法来一鼓作气,驱除病邪。但平时我们生活中用来驱除湿气、缓解疲

劳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如此了。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酸痛,如果手法

重了,人会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的时候,我们开头只能轻轻地按、

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万不要

把别人或自己按得剧痛难忍。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可以调动承山穴的能量,又没有任何

疼痛呢?当然有,那就是前面介绍过的“抱住健康”养生法。很多朋

友反映,自从坚持练习“抱住健康”养生法后,腿肚子变得有力了,

精神变好了,大便也成形了。尤其是“大便成形”这一项,有人不解,

说:“我还没来得及熬您说的薏米红豆汤喝呢,怎么体内的湿气说少

就少了呢?”我说:“‘抱住健康’难道就不能祛湿气吗?”

我们练习“抱住健康”的时候,脚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

脚掌前2/3处,也就是涌泉穴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受

力部位是不是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子?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

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

正是作用于承山穴。所以,“抱住健康”也是在按揉承山穴,同样能

达到减缓疲劳,驱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我们摸摸普通人的腿肚子,会感觉软软的,但如果练了一段时间

“抱住健康”,再摸他的腿肚子,你会发现变硬了。腿肚子硬实了,

全身的抗疲劳能力、自动去寒湿能力也就强了,这是因为,那里有一个无怨无悔的承山穴在辛勤工作着。所以,“抱住健康”的最高境界

是不练而无时无刻不在练,因为人体在长期“抱住健康”时,体中不

断体会和调整,已经练就了一套自我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人体无

时无刻不在调动相关大穴的作用。

不要以为这个境界高不可攀。在练习站桩的日子里,经常摸摸你

的腿肚子吧,哪天你发现它比以前硬实了,就说明你离这个境界不远

了。这个境界就是古代平人的境界,成为平人、精神似仙的日子也就

不远了,到那个时候,你再看看自己的身体是一个什么状态。

健康随“风”而至

很多年龄比较大的病人,以前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却被健

康打垮,所以格外忧心忡忡。一般我会在诊断完毕送他们出门的时候,

轻轻拍拍他们的后背。往往在这时候,他们会回过身来感激地说:“谢谢武大夫!”

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其实颇有深意。在使用时,它实际上调动

了三个穴位:后脑勺下的风池、风府和肩背部的风门。这三个穴,历

来都被古代大医定为一级保护穴位,因为它们是风邪侵入人体的入

口。其实,它们不仅仅是风邪的入口,而且还是更多能量和气息的入

口。我们抚摸孩子的后脑勺,就是在抚摸他的风池和风府,他能够感

觉到我们的爱心,这阵风吹去了他的顽劣,使他听话了。对于那些年

长的病人,我拍拍他的背,正好拍在风门穴上,我把我的祝福和鼓励

化作一阵风,从他的风门送入,唤醒病人的意志,让他勇敢、坚强、

乐观地面对一切。那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调动这股风来为自己和亲朋们送健康

呢?

在我们的大腿外侧,胆经之上,有一个特殊的穴位,叫风市。特

别好找,我们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头在腿上所点的凹陷处,就

是这个穴。风市除了风邪,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风,如果用得好,

健康自然随风而至。前一阵子流行敲胆经,有人问我敲胆经究竟有没

有效,我说:“当然有效。不过,胆经属少阳,有人少阳之气偏旺,

敲胆经就有生发太过之嫌了,说不定能敲出问题来。”

“那该如何趋利而避害呢?”我说,只要敲风市就可以了。其实,

敲胆经中最起作用的是敲风市。它把人体内的风鼓动起来了,也就是

鼓动了少阳胆经的生发之气。没有必要把整个胆经都鼓动起来。敲风

市是最易于操作的,坐着、站着都可以敲,尤其是当我们感觉累了,

甚至连自己都感觉到身体的免疫机能正在下降的时候,敲一敲风市,

会马上变得有精神,而且免疫机能也会迅速提高,因为,风市最能把

对人体有害的虚邪贼风拒之门外。

神仙也怕脑后风,有风就找风府穴

冬天出门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一条围巾围住脖子,围巾的一头

往背后一搭,显得很美观,其实围巾搭在背后也是有医理的。围巾虽

小,但它恰到好处地护住了我们身上几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风府、风

池和风门。

我们在后脑的正下方可以摸到一处凹陷,这就是“风府”穴了,

是脑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风邪袭人,往往从此而入。风府在督脉上,而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此而入,首先伤的就是人的阳气,

使人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症状。在风府两侧两寸许,各有一

处凹陷,像两个池子,这叫“风池”,也是风邪的入口,它在足少阳

胆经上,风邪从风池进入后,往往会带来口苦、目眩等与肝胆相关的

症状。“风门”,顾名思义是风之门,在膀胱经上,人体第二椎下两旁

各一寸五分处,又名热府,不但是风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湿、热等

各种邪气入侵人体的门户。正是因为我们后脖子这一块有风府、风池、

风门这3大漏洞,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当

“虚邪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的时候,人轻则伤风感冒,重则

中风瘫痪。

我们脖子上的围巾,会把后颈窝上的风府、风池护住,而它往背

后搭着的那一头,会把风门给盖上,虽然冬天我们身上的衣服已经够

多,但再加这么一搭,也还是能让人感觉非常体贴而舒适。这样一来,

脑后风就基本上被拒之门外了。

脑后风果真有如此厉害吗?有一个病人,得的是慢性颈椎病,找

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试过各种推拿手法,每治疗一段时间后虽

有所减轻,但过不了多久又复发了。他找我的时候,我深知常规的治

疗对他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因为他颈椎病的病因未除,要不了多久还

得复发。于是我跟他聊天,聊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工作轻松而体面,

而且不需要长期伏案,不太可能是导致颈椎病的病因,后来,他无意

间说出他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头正对着窗子。我眼睛一亮,找到答

案了!原来,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风从窗口进来,从他的风府、风池或风门入侵体内,久而久之,既伤了阳气,又留下了寒邪,可不就有

了颈椎病吗?

他说:“不会吧?除了夏天,我一般不开窗子睡觉啊,通常我只

把窗子开一条缝儿,透透气。”

我说:“窗户是进气的,中国有句老话‘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

风’,这种空气的流通会顺着窗户的缝隙直接影响到人的机体。哪怕

你的窗子是完全关着的,从窗子进来的风就足以让你的颈椎僵硬起来

了。”

我在他的颈椎部位做了一些推拿,又扎了针,顿时,他的颈椎就

不疼了,精神也提起来了。我说:“你回去把床搬一搬,床头别靠窗

就行了,不然要不了多久又得犯。”他连声点头,说:“我回去就搬!”

大概两个月后,我打电话给他做回访,他接到电话,感激得不得了,

说自从把床挪了一个位置至今,他的颈椎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而

且晚上睡觉也睡得很香了。

在这里,我郑重向大家建议:夏天吹空调,千万不要对着自己的

后颈窝吹。

足三里,上中下一起理

在人体所有穴位中,最著名的是哪个穴呢?恐怕要算足三里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经常按压或者艾灸,可以调

和肠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四总穴歌》中说:“肚腹三里留。”

意思是说,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摆平。上面这些知识,都是书里讲的,或者是老师教给我的。但实际上,很多

人都反映:“我肚子疼的时候,按足三里就不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有一次我在给一家银行的员工做养生培训,正讲足三里的时候,

就有一位痛经的女士这样问我。

“不可能不行!”我非常肯定地说。

她也较真了:“我现在就痛,而且正在按足三里,根本没用。”

“请你过来按给我看看。”我说。

这位女士立即走到讲台上,当着大家的面紧紧地按住足三里不

放。“我给你按吧。”说完,我用手把住她的小腿,拇指按住足三里穴,

稍稍向下方一用力,按了不到一分钟,这位女士就说:“好多了,果

然有效啊!这怎么回事啊?”

我向他们解释说,足三里这个穴为什么叫“足三里”呢?其实,

“里“通“理”,就是管理、调理的意思。足三里可以写作“足三理”,

意思是可以通过这个穴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调理。“三理”到底是

哪三理呢?就是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

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

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要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

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

下”。这位女士的痛经就属于需要“理下”的这一种,怎么能一味用

理中的手法按着不放呢?

有了这一手,足三里这个穴可以说能真正治疗或缓解肚腹上的众

多病痛了。我们在使用足三里为人体保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手法。如果是胃不好,乃至有头颈心肺系统的症状,

可以往上方按按;如果有小腹部不适,乃至有便秘或泌尿生殖系统的

症状,可以往下按按。就这么简单,这样一来,足三里这个穴的作用

起码是原来的3倍。其他的穴位也有这样的规律,所以有时候,当我

们按压一个穴位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试试换一种手法,换一个方向。

再探合谷穴

有很多脑中风病人,治疗起来颇费工夫。自然就有人问:“脑中

风太可怕了,中风前有没有什么先兆?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当然有!中风前最明显的征兆是在大便上。如果你心脑血管存在

问题,或者血压偏高,忽然有一天,又出现了大便干燥,或者干脆就

便秘了,这时就得非常小心,因为中风很可能马上就要光顾了,遇到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咱们有防患于未然的办法,那就是:按揉合

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我们知道,大便是从大肠中排出来的。一旦大肠中有多余的热,

热盛伤津,这层津液就少了或者没有了,于是大便就变得干燥,甚至

秘结在大肠中,排不出来了。大肠中有热,其实就是手阳明大肠经上

有热。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大肠经有热上冲,肺气势必不能肃降,

于是,一股热气上冲脑门,脑必然出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上面说的脑

中风,头脑对身体的一部分控制功能直接失灵;比较轻微的呢,就是

头晕、头痛、头脑昏沉。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就是原气出入之穴,按揉大

肠经的原穴就能激发大肠经的原气,原气足了,病气就消除了,大肠经上的实热也就随之慢慢退去,这么一来,脑门子就会清凉下来,头

脑也变得清醒而理性了。

再进一层,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肝属木。

当肺和大肠功能失调的时候,肝木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

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黄帝内经》中说“诸

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大肠经有热必然导致肝

火旺,金不能克木,所以肝火得不到控制。肝主筋,肝火得不到克制,

人体的筋就会松的松、紧的紧,松紧不均,自然就歪到一边去了。所

以,就会产生病人脑中风后经常出现的口眼歪斜、偏瘫等症。因此,

手阳明大肠经上有热,是大多数脑中风病的根源。

中老年人应该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从中获得大肠经上的消

息。一旦有干燥、便秘的预兆,马上揉合谷,是完全可以补救的。揉

合谷会泻掉大肠经的热,肺和大肠的气机顺畅了,肝火就会平下来,

就不会出现与肝相关的那一系列病症了。

当然,人体是有一定的反应速度的,这种连锁反应的快慢因人而

异,在有的人身上会慢一点,这时候,我推荐合谷配上太冲,两对穴

同时用,仍采取按揉的方法,既清大肠之热,又泻肝火,首尾夹击,

效果更为迅速。太冲在脚拇趾与脚食趾间向后的位置,肝火旺者压上

去会有酸胀疼痛的感觉。

除了穴位调节,还得注意饮食。大便跟饮食的关系最密切。首先,

不要吃油炸食品,要多喝热粥,以确保肠胃中的津液。其次,要多吃

水果蔬菜。在所有的水果中,我最推崇香蕉和柚子。香蕉可以软化大便,是通便的佳品;柚子的力量更强大,它甚至有催泻的功能。不过,

不用害怕,柚子在这时候是不会泄掉人体原气的,而它泄掉的不仅是

体内的粪便残渣,而且还是大肠里面的燥热。

生甘草做“孝心汤”

我曾拜过一个医术非常精湛的老先生。每个病人第一次来的时

候,他基本上是开克或克生甘草,让病人回去喝半个月再

来。这是何意?我起初大为不解,甚至想,难道这就是老先生的秘方?

难道老先生见病人没救了,就靠这个打发掉?但不管我是怎么想的,

那些病人回去喝了半个月生甘草后,都回来了,说感觉好多了,此时,

老先生再给他们仔细诊断,开别的方子。

慢慢地,我学明白了,才觉得老先生这一招实在是高。来老先生

这里的这些老病人,哪个不是吃了无数的药?他们的病有时可能根本

就没那么严重,但因为吃了这些药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老先生首先

用大剂量的生甘草,就是为了给病人解药毒的。

甘草,在中药里有“国老”的美誉,它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

望重的老人,处处缓和矛盾,调节纠纷,劝善救人,是一位“和事佬”。

所以,大多数药方的最后都得加一味甘草,调和诸药,让所有的药在

一起和谐共处,密切配合,扬长避短,共同为治病而努力。这就是甘

草最神奇的地方。甘草能解百药之毒,不但能解中药之毒,而且能解

西药之毒,尤其能解那些长期郁积在人体内的顽固性药毒。所以,病

人一来,老先生先用生甘草给他解药毒,药毒一解除,病人浑身就轻松了一半。

甘草不仅能调和诸药,解百药之毒,而且还能调和五脏六腑,涤

荡脏腑中的病气。而且,甘草熬成汤后,温性增加,能温养脾胃。脾

胃得到温养,能比较正常地吸收营养物质了,加上五脏六腑得到调和,药毒也得到解除,病人就会轻松六七分。这时候剩下的就是病人本身

的病了,需要重新望闻问切,进行诊断。还有很多病人,病已经治好

了,但总感觉有某种“后遗症”,感觉身体不如以前,这时,我能判

断出病因是过去服药太多,身体里还有没有排出去的药毒,于是建议

其喝生甘草水,每天20克,煮两次,当茶喝。他们喝了一段时间后,

感觉马上好多了。

30岁之前,是你去找病,30岁以后,是病来找你。人到中年以

后,谁没生过一些病?谁没吃过药?尤其是我们家里的老人,很少有

机会认真诊治。他们的身体里明显是有很多药毒的。如何解毒呢?只

要心脏没有问题,我们不妨给他们来点生甘草汤。谁说良药都苦口?

这味良药不仅是甜的,更是儿女的孝心汤,能涤除老人一生的辛苦!

参杞鹿龟酒让父母永远不老

我多年前根据古人的记载泡过的一种养生酒,一共只有4味药:

人参、枸杞、龟板胶、鹿角胶,我当时起名叫参杞鹿龟酒。这是特地

为一位同学泡的,这位同学,身体瘦弱,虚不受补,加上工作又忙,

根本没有时间按时熬药喝药,我于是想出了这么个招儿,泡了一罐参

杞鹿龟酒,让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慢慢补养。结果,同学感激

不已,说才喝了一个星期,食欲就大了,身上就有力气了,精神头也足了;还说,这种酒最大的特点是效果来得迅速,只喝一杯,人顿时

就感觉有底气了。至今,他仍在泡我当年教他泡的参杞鹿龟酒,全家

都在喝。

参杞鹿龟酒怎么泡呢?先得准备好药材:人参15克、枸杞30

克、龟板胶16克(如果是盒装的,两块即可)、鹿角胶24克(盒装

的4块即可)、黄酒2升。

看人参的质量有一个窍门,就是看它表皮的横纹的多少,横纹越

多,质量越好,正宗的野山参,几乎每隔一两毫米就会有一圈横纹,

现在人工种植的人参没有这么好的品质,一般说来,一厘米之内只要

还能看见一两圈横纹就不错了,就可以用了。买人参的时候,要让药

房将其尽量捣碎,这样容易泡出汁。枸杞子以粒大籽少者为佳。现在

的龟板胶和鹿角胶都是盒装的,里面有小块,一般来说,鹿角胶每块

6克,龟板胶每块是8克,往往一盒就有10来块,如果买不到散装

的,不妨买整盒的,用不完留着慢慢用。这四味药都要到正规药房去

买,千万不要买小摊小店的便宜货。黄酒就是绍兴的花雕酒,超市有

卖。

把药和酒买回来后,先泡人参和枸杞。把人参和枸杞倒入1升黄

酒中浸泡,如果人参没有捣碎,是囫囵放进去的,那么,在浸泡3~

4天后,应将其捞出来切成薄片再放进去。这时候,人参已经吸饱黄

酒,泡软了,很好切。浸泡20天后,将酒倒出,盛在瓶中备用。再

在药渣中倒入另外1升黄酒,浸泡10天,然后滤去药渣,将两次浸

泡出来的酒放在一起,再加入龟板胶和鹿角胶。为了使这2种胶能迅速溶化,可将其适当捣碎,方法是:用棉布将胶块包好,然后再用锤

子砸,这样不会使胶块砸得到处飞溅。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经常搅

动或晃动,加速胶块的溶化。待到龟板胶和鹿角胶全化在酒里了,我

们的参杞鹿龟酒就做成了。每天早上喝一杯,对中老年人特别好。

龟板和鹿角是一对动物药,能直接补养人的血肉之躯。乌龟是至

阴之物,龟甲能通任脉,补心、补肾、补血、养阴,龟甲能使人像乌

龟那样益寿延年。鹿是至阳之物,鹿角长在鹿的头上,是阳中之阳,

而且鹿角是春天长出来的,长得奇快无比,其中生机无限,同样可以

迅速地补足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鹿角能通督脉,补命、补精、补气、

养阳。人参是大补元气的,枸杞是滋阴助阳的。这两种药,都是阴阳

双补的,将它们溶化在黄酒中,借助黄酒微微的辛温,迅速行遍周身,发挥滋补作用,所以其补养之功非常迅速,而且非常到位。粥皮滋阴又补阳,我的一位朋友听说吃糙米粥能调和脾胃,保养皮肤,所以马上买来糙米,吩咐家里的保姆:“以后每天晚上咱们就以糙米粥为主食。”吃了一个多月,他发现妻子的脸色好了,但皮肤依然不好。倒是

那位保姆,简直变了一个人:精神旺,脸粉嫩如桃花,白里透红。后来,他发现,粥熬稠后,会有一层厚厚的皮浮在表面。这位保姆真是忠心耿耿,每次盛粥的时候,总是自觉把这层粥皮盛给自己,把底下的粥盛给主人。他恍然大悟,从此让保姆把粥皮盛给妻子。这样又吃了一段时间,妻子的皮肤红润多了。

“我是这样想的,”他说,“糙米是仅仅碾掉了黄色外壳,与精米的差别就是多一层皮,正是这一层皮中含有很多好东西。所以吃糙米

粥能补充我们身体必需的很多物质,最终让人的健康由内而外,从脾

胃到皮肤,都有一个彻底的改观,所以皮肤变好了。简单地看,就叫

‘以皮补皮’,你说对不对?”

我说:“你说得太对啦,不过以皮补皮的食品还有很多,糙米只

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他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还有麦皮,也可以熬

粥。还有,苹果皮儿、梨皮儿、葡萄皮儿,都含有人体需要的某种特

殊的好东西,都可以吃的。”他想了想,又说:“对了,还有动物的皮。

你看,阿胶,是驴皮熬成的,为什么对女人有用?它滋阴、补血啊,

最终不还是补到皮肤上来了?还有,猪皮冻,是猪皮熬出来的。”

我本想给他讲讲《伤寒论》里的猪肤汤就是用猪皮做的,再讲讲

医学上的一些证明。但忽然觉得这些高深的理论很苍白,而我这位朋

友所掌握的,对于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来说,已经足够了。只要大家

在生活中多







































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
白癜风类型分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cs/9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