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望色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是佛门里讲的佛法僧三宝。
人总是在急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各种力量的帮助。
病苦到了极处,求神拜佛,发愿忏悔的心都有。
妇人在男子的扶持下,缓缓走进庙里,时不时咳嗽几下。
那男子赶忙拿出手巾,妇人捂在嘴里,咳几下,白色的手巾,马上被染得鲜红。
张凡遥远都可以看得见。
观那妇人脸色苍白,神情倦怠,眉头紧锁。
而男子关切之心溢于言表。
踏进灵鹫古寺,就见到弥勒佛。
开口大笑笑天下执迷之人。
大肚能容容世间不平之事。
司机赶忙在供桌上摆满水果香油,同时迅速点燃一把香,那男子跟妇人同时跪在佛前,双手虔诚合十,头微微下垂,至诚顶礼三拜。
而司机把准备好的一大叠百元大钞,随手就塞入功德箱里。
婉容是我不好,这么多年在外面打拼,没有照顾好你。那男子开口说道。
那个被叫婉容的妇人,又咳了两下说,穆华,是我没用,惹得家公家婆气恼跟担忧。
这件旁边的司机便火了说,不就生个孩子吗?老人家也逼得太凶了。
慕华摆摆手说道,开叔,这是佛门清净之地,那些旧事就别提了。
开叔才压下怒火。
原来这对夫妻结婚五六年,还没有孩子。
医院没有少看,药没有少吃,这次婉容的家公家婆居然逼他们离婚,婉容本身就体弱,这段时间纠结焦虑,寝食难安,短短几个月,连续感冒咳痰带血。
这时张凡走过来,既然没有其他人在这庙里招待施主,张凡就主动充当接待。
请他们三人到客堂去喝杯茶。
慕华说,小兄弟,这里的师父呢?
张凡叹了口气说,荒山草庙,一般的师父都不愿意到,这里已经荒弃多年了。
只见慕华也叹息一下,原本他也想来这灵山古寺请教一下这些方外之人。
张凡看他们的样子,就已经猜到七八成了,中医有种说法叫未学医,先学相。
张凡是个爱书之人,博览群书是他每天的定课,像《麻衣神相》《柳庄相法》《冰鉴》《心相篇》,这些相书古籍,他早就一一涉猎过。
所以普通的观察来人的面色形态,对于这人的性格心理,以及身体问题,都会了然于胸。
常人以为拥有这望诊相面本事是很厉害的,但这在中医修炼里头只是第一层次,叫望色。
可望色练得好,就能断病如神,连张仲景都非常佩服扁鹊,佩服他望色如神的功夫。
在《伤寒论》序上就讲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这是说张仲景每每想起扁鹊,即秦越人,诊断太子尸厥非死症,看出齐桓公疾病由表入里这份功夫,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中医认为,人体面部就有五脏六腑的投影,眉头紧锁,心气不开,两颧暗红,肝郁化火,鼻尖归脾胃所主,下巴属于肾与膀胱,额头看心肺。
张凡随口便问,这位女士,你这咳血是不是白天厉害?
婉容点点头。
张凡又问,你这咳血,是不是着急的时候加重?
婉容又点点头。
张凡又说,你这咳血是不是胸肋间有刺痛?
这时不仅婉容点头,开叔跟慕华都露出惊异之色。
慕华着急地问到,小兄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没有办法?
张凡说,她的脉象应该是作关弦滑如涌,并且有坚硬如豆现象,这在中医叫做木火刑金。
三个人听得有些费解,张凡说,肝木郁怒起火,火烁肺金,必定咳嗽。火逆上气,热迫血行,肺为娇脏,咳痰带血。
这病必定是起于忧愁郁怒,急躁不安,碰到困逆之事不能化解,如果情怀不解,久了后会肺虚如林黛玉。
慕华更是惊讶,连发病过程,居然让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兄弟讲得如同亲见。
此时张凡医学功夫已不下于第四层次问源了,中医的问源很精妙,不是漫无目的地随便问,每问一句都会问到病根上去,这是高明的问诊师,只需要三言两语的问话,病人只要点头或摇头,他就能开出切中病根的药方。
好像高手过招,比划几下,胜负立分。
慕华说,请先生赐予方法,我们必定重重酬谢。
张凡笑着说,路见不平,人还拔刀相助,我学了点医术,如能对你们有帮助,那就好,不用讲什么酬谢。
随手张凡就在本子上写出左金丸跟颠倒木金散两个汤方,然后又开出逍遥散,说,这病要分两个阶段来治,先用左金丸跟颠倒木金散合方解郁降火,再用逍遥散疏肝养血。
然后注意三点。
第一戒嗔怒。
第二远酒肉。
第三节饮食。
开叔在旁边说,小伙子就这么简单吗?
张凡笑着说,就是要快乐才能病好,药逍遥人不逍遥,何逍遥子有?天下之间,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
可为之事要尽全力去做,叫做尽性。
不可为之事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叫听命。
这样尽性听命又有什么可操心着急的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其实这段话不是张凡自己想到的,而是午阳拿《曾国藩家书》读给张凡听的。
劝张凡在医学路上要尽性努力,在个人境缘命运上要随缘听之。
如果能做如此观想,天底下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让你纠结不安的事。
这段话一讲出来,三个人在旁边都点头佩服。
穆华拿着药方示意开叔,开叔随手拿出一叠百元大钞,有一千块就放在桌上。
穆华说,小小意思,希望小兄弟笑纳。
张凡反而紧张起来,他看病再疑难都不会不安紧张,反倒这样功小而回报大,他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武侠小说上常讲,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张凡正想婉拒,只见穆华扶着婉容,开叔直接去开车,他们很快就走了。
14、偶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张凡很喜欢爬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爬起山来,张凡常常不达巅定,誓不罢休。
他一个人沿着黄土地的山坡往灵山顶峰爬去,爬到半坡,张凡发现这黄土地路太舒服了,干脆把鞋脱掉,提在手上,光着脚丫,往山上爬。
登山如同人生,登高一分眼界就开阔一分,凡是在俗世里头纠结,果不清白的,都是眼界不够高,见地不透脱,是很麻烦的事。
百味甘香,一身清净。
吾身可保长无病。
八珍五鼎不须贪,荤腥浊乱人性情。
灵芝草,首乌藤,仙家遗下救命药。
任谁生病入山来,采得灵药把病消......
未见其人,先闻其歌,这歌声清脆爽朗,好大的口气,任谁生病都能以百草把病消,一定是个草医郎中。
张凡心中嘀咕,在这里这么多日子,很少找到几个可以交流专业知识的,今天碰到个采药郎中,非得好好畅谈不可。
张凡拔腿就往山上登,果然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穿着一身灰白色的古旧衣服,那汉子古铜色的皮肤,两只眼睛发光,精气神饱满。
这汉子背着一个药篓子,右手提着一把开山刀,左肩还扛着挖药撬,那药篮子的草药都满出来了。
张凡迎面就上去说,采药大哥,您好,我叫张凡,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向您请教药草知识。
这位汉子哈哈一笑说,我这山野药工,没什么文化,没什么知识,我叫志明,修药师法门的,在山脚下帮人修摩托车,采药时我业余爱好,偶尔帮些佛友看看病。
张凡说,志明哥,你采的是什么药啊?
志明咧开嘴就笑着说,这种药现在越来越少了,我想搞些种子来拿到山下种,都已经快找不到了。
张凡仔细端详这种药,发现这种药长得三角三角,满身带些勾刺。
他马上想到草药歌诀上讲,叶边有刺皆消肿。
这药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看它的长相,它应该能够消肿解毒。
志明眼中一亮,露出惊讶之色说,小子,有你的,不知道药名,还能够讲出药功效。告诉你,这叫犁头草,书名叫杠板归。
张凡啊地一声叫,露出惊喜的目光。
原来这就是杠板归,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这可是有名的治蛇伤药草啊,临床上用这杠板归可以直接治疗蛇串疮,又叫腰缠火丹,说白了就叫带状疱疹。
志明把药篓子放下,坐下来,拿出水壶,递给张凡说,来一口。
张凡毫不犹疑地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几口。
志明笑着说,小子,不错啊,我用这杠板归治带状疱疹,见一个治一个,基本上不用花钱,治好的带状疱疹,从村头可以排到村尾,周围山里的犁头草都让我一个人挖完了。
张凡虚心地问,那大哥是怎么治的?
志明笑着说,带状疱疹初起,火气大,先买龙胆泻肝丸内服,泻肝胆火,再用这杠板归捣烂外敷,消肿败毒,这样不用其他第二招,十有八九马上就好。
这么干净利索,张凡想起《中医内科学》上讲,暴病多实,久病多虚。
像这些皮肤火毒,来如疾风骤雨的,大都具有火毒性质,用这带刺能够凉血败毒消肿的草药,可谓是如猫捕鼠,见一个治一个。
志明说,张凡,你有所不知,这杠板归,何止治带状疱疹火串疮,它能治一切皮肤病,无名肿毒。
张凡说,那志明哥估计你要搞个基地来种植杠板归,打上专治无名肿毒了,哈哈!
志明摇摇头说,搞十个基地也没有用,我治病不是随便人都治,我是挑着治。
挑着治,张凡第一次听到还有这样治病的。
志明说,那些善根足的,我拼死认真都帮他们治,善根不足的,不皈依持戒的,我也就懒得动手帮他们治。
他们都堕落不修,我那么认真对付有什么用?
张凡听了哈哈笑说,原来志明兄还有这怪脾气,可以前孙思邈治病,也没有分贫富贵贱,长幼妍蚩,冤亲善友啊!
志明叹了口气说,不是我绝情,这时代不一样了,病从口入,百病起于贪嘴,世间人做事情讲究小心谨慎,才能把事情完成,病人治病也要有这种持戒修身,小心谨慎的态度。
所以那些不皈依持戒的,我是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治了。
张凡说,原来志明兄讲的善根足,就是能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三宝即佛、法、僧。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志明点头说,现在的众生,末法时期,业深障重,福薄慧浅,连药都在减少,我入山采药,发现良药的数量跟品种,都一年比一年少了,连灵鹫古寺,这条灵山山脉,素有九龙归海格局的山包,这泉水一年比一年少。
如果你是十多年前来这灵鹫古寺,基本上南方重要的青草药,这里都有。
离这里不远,就是惠州罗浮山,你想想葛洪会选择在那里炼丹采药,这周围基本上可以说是百草药的天堂。
你在别处找不到的草药,在这里都找得到,还有大量的草药,根本你在药书上还看不到,你就掌握一两种草药,治一两种常见病,这辈子功劳就不小了,然后再劝人吃素念佛,修《楞严经》《药师经》,制伏三毒心,那你要看好病都不再是难事。
15、无常张凡!张凡!
不知谁在山脚下大喊。
张凡很快听出时午阳的声音,于是匆匆跟志明拜别,留下联系方式,张凡就往山下跑了。
午阳气喘吁吁,说道,见过这么多不孝的逆子,还没见过这么不孝的。
张凡说,有什么话,有什么话,缓口气说。
午阳所,赶快收拾行李,我们下山去,住到我家。
张凡说,为什么呢?住在古庙里不是好好的吗?
午阳说,别提了,山脚下又个烂赌鬼,他老爹常年在外面干体力活,累死拼活,赚回来的血汗钱,就被这烂赌鬼拿出去输个精光。
我最恨的就是死不回头的人,九赌鬼神输,输得山穷水尽,还赌习不改。
张凡说,这关我住在灵鹫古寺什么事啊?
午阳说,这烂赌鬼的父亲刘爷,参加一场白事,就是为死人送葬,那天天热,他又饿,看到那么多好吃的,怕吃少吃亏了,就拼命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进肚子,肚肠就绞痛,马上拉稀带血,一天拉十几次,整个人立马拉软在床上。
张凡说,好汉抵不过三泡屎,拉肚子拉多了,就像憋气的皮球,会虚时正常的。
午阳说,可是挂了水,打了几天补针,又消炎又补水,不单刘爷拉肚子止不住,肚子还胀得像球,坐都坐不起来了。
老人家七十多岁,医生叫刘家准备后事。
这烂赌鬼怕老人在家里死了晦气,居然把自己亲生父亲拉到庙里来,就下山去了。
说话午阳咬牙切齿,愤愤不平,好像如果他是天上雷电的话,非得废了这逆子不可。
张凡立马穿上鞋,说,快,午阳,跟我一起去瞧瞧!
午阳说,快死的人,有什么好瞧的,烂赌鬼一家人都在准备棺材,买好寿衣了,这几天我们就别在庙里呆了。
只见张凡小跑回庙里,根本没有去收拾衣服的动向,就跑到西巷的旧房子里。
一进房,他就闻到屋中臭秽之气,扑鼻而来。
这是死亡的气息!
午阳在后面说,张凡,别管闲事了。
张凡说,午阳,麻烦你去庙旁把那些艾叶拔来,再烧成汤水!
午阳有些不情愿,但并没有拒绝去做。
张凡看到床上老人家双眼闭合,眉头微锁,感受到老人苍老的脸,只剩下一口游丝之气。
人在呼吸间,生命居然如此微脆。
张凡才看完《佛说无常经》,这时经文一串一串在脑中浮现。
生者皆归死 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 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 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
......
就在短短的三五秒中,张凡已经完成了初步诊断。
望色。
刘爷脸上的肉都脱下来了,色黑。
闻声。
呼吸,嘴角微弱的呻吟声,正气不胜邪气。
嗅味。
浊阴上泛,秽臭不堪。
问源。
病起于饮食无节,加重于失治误治,应该是一个食积致痢,危在旦夕的案例。
切脉。
张凡提腕直接切住老人家松垂的双手,寸关尺六脉微弱沉细。可脉跳却比较均匀,并没有所谓的雀啄、屋漏等死脉之象,唯独右关部独大,按下去,顶住了中指的指腹。
午阳已经熬好了艾水拿过来。
张凡拿下自己的毛巾,帮老人家清洗掉一些浊物,整个室内被艾气一熏,腐浊的空气就下去了,这叫芳香辟秽。
古人在端午湿腐的时候,会烧艾辟秽,使屋室清洁,人少生病。
张凡说,午阳,给我拿纸笔过来。
午阳说,小子,你不会真的不怕死吧?人家家人都放弃了,你外人还干预什么,再说如果没救活,医疗事故,烂赌鬼来找你扯皮,你当如何应付?
张凡说,我不知道什么事故,我只知道别人跌倒了,我把他扶起来,别人危难的时候,我把手伸出去,其他的我也没办法管理了。
只见午阳微微一笑,按按点头,原来午阳都是在试探张凡,看他是不是勇于担当,想不到这小子勇气可嘉,可不知道智慧够不够转危为安。
凡世上有三件不吉祥的事。
第一件就是勇气小,却去担当大事。
第二件智慧不够,却去应对危机。
第三件是德行不高,却位居高位。
午阳对张凡的勇气跟救人于危难的品德点头,当是否有这个能力智慧呢?
午阳看过张凡救治些疑难杂病,中医是慢郎中,治疗这些调理病有优势,可是面对急危重症,是不是能独当一面?
张凡看午阳迟疑在那里,便说,在古代没有西医,中医照样要看病,没有检查仪器,照样要救死扶伤,如果出问题了,我负责。
午阳愤愤地说,好小子,你在骂我没义气。
张凡笑着说,此病因食积导致痢疾,医生用消炎药消掉了火气,又用补益药补得胸满腹胀,增加水湿,始终没有消除掉食积跟痰水。
所以刘爷口中还呕吐食秽,病虽然有危,但不至于死去,脉象还稳定,这几天应该走不了。
午阳一听,张凡这么肯定地说,马上拿来纸笔。
张凡写道,平胃散加神曲、麦芽。
张凡恐元气不胜药力,所以不敢一下子开太多的药。
午阳很快开动摩托车,转眼间就把药买回来了。
随着热腾腾的药汤,张凡用小调羹一点一点喂进刘爷的嘴里。
大半碗药汤进去,到深夜,刘爷叫了一声,拉得满床裤都是臭秽之物,足足有大半盆,那鼓起来的肚子平下去了。
张凡早就料到会排除积滞,所以整晚他都守在房间里,一边看医书,一边在等。
果然沉积去,则肠胃净,败浊消,则气血生。
张凡把早已熬好的米粥给刘爷喂上,第二天午阳来看时,惊讶地发现,老人家居然气息平和,醒过来了,坐在床上,一晚之间,生死两判。
张凡说,这时脉小而气虚,可以用点人参养荣丸调养,十天半个月,身体就会健康过来。
醉花语:学习任何一行技术、工巧,医方,写作,种植,都需要五大条件。
第一天赋。
第二动机。
第三勤学。
第四良师。
第五益友。
我们发现就连创作中医小说也是这样,有得必有失,佛门讲舍得这两个字很深,要舍掉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spm.com/wacs/9043.html